自韓、德、臺進口量齊創新高,美國多晶硅價格再度下跌。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3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866噸,環比增加33.7%,一季度累計進口多晶硅36625噸,同比增加34.8%。
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方面: 一、美國因受到“雙反”稅率及“暫停加工貿易措施”的嚴格執行影響,多晶硅出口中國受阻,進口量較未受影響之前
大幅縮減,3月份從美國進口量為140噸,僅占總進口量的1.0%,而從臺灣進口多晶硅量連續半年維持在千噸以上,3月份更是增加至1929噸,創歷史新
高,占總進口量的13.9%,較以往正常進口量增加兩倍以上。正是由于通過臺灣進口規避“雙反”征稅的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且愈發猖狂,所以即便從美國
進口量大幅減少,自美國和臺灣進口量之和也仍在2000噸/月以上,與美國未減少之前無異。而眾所周知臺灣并沒有多晶硅生產企業,但海關數據中臺灣卻作為
原產地出現,只因海關8位編碼不能將多晶硅與鑄錠區分開來,而臺灣又恰好有鑄錠企業,因此使得調查困難重重。
二、3月份從韓國進口多
晶硅量為6443噸,再創歷史新高,環比增加37.1%,在當月總進量中的占比仍高達46.5%,一季度累計進口量為17040噸,同比增加49.8%。
3月份自韓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434噸,占自韓國進口總量的6.7%,較之前50%左右的加工貿易占比有大幅降低,主要仍是由于韓國的主要出口企
業OCI和韓國硅業(HankookSilicon)的稅率僅為2.4%和2.8%,反傾銷稅對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響,故均滿產運行,照舊出口中國,其他
稅率稍高的企業則通過轉口臺灣或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入中國。同時,一季度從韓國進口多晶硅均價降至13.23美元/千克,同比大幅下滑30.9%。以上數據
看出,“雙反”對韓國反傾銷懲罰幅度過于微弱,韓國無論是以一般貿易方式或者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到中國,對其都毫無影響,故可以一再壓低價格傾銷。可見,韓
國無論從是在進口價格或者進口量方面都嚴重沖擊著國內多晶硅市場,因此對韓國傾銷進行復審應視為重中之重。
三、按貿易方式來分,2016年3
月份我國按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1789噸,占比為12.9%,一季度累計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6491噸,占累計總進口量的17.7%。一季度所有加工貿易
進口貨物中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占比高達96.0%,即絕大部分非一般貿易類產品均通過保稅區倉儲轉口的方式進入國內。分國別具體看來:一季度自韓國按加工
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1617噸,占自韓國進口總量的9.5%,這9.5%中有55.5%是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倉儲轉口方式進口比例日趨增加;一季度自美
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1675噸,占自美國進口總量的90.7%,同時加工貿易進口量中幾乎100%是通過“保稅區倉儲”的方式進入;一季度自德國
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394噸,占德國進口總量的24.3%,而其中“保稅區倉儲貨物”占到德國加工貿易量的96.8%。“保稅區倉儲”方式已逐漸
成為規避“雙反”征稅的又一有效途徑。
作者:劉晶 來源:有色協會硅業分會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