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凱斯指出到2020年,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很容易可低于每度電2每分,也就是人民幣0.13元,屆時比起其他發電方式,將會是地球上最便宜的能源。
作者:jelly
來源:科技新報
原標題:太陽能電池降價快速,哈佛學者預言2020年每度電0.13元
圖片來源:Flickr/Bart Speelman CC BY 2.0
2011年以前,許多人對太陽能的刻板印象是昂貴,2011年之后,太陽能電池降價速度讓他們跌破眼鏡,其中包括哈佛應用物理學及公共政策教授大衛凱斯(David Keith),大衛凱斯在2008年及 2011年都懷疑太陽能的降價潛力,不過如今他大方承認過去想錯了,如今太陽能已經便宜到不需重大技術突破,只要繼續目前的降價進展,就能在10年內改變全球能源供給展望。
2008 年時,大衛凱斯認為到2030年太陽能電池模組價格才有5成機會可能會落到每瓦0.3美元,但如今才2016年,模組價格已經來到每瓦0.5美元,而不計入補貼之下的太陽能電池發電均化成本,更已經降到每度電4美分,相當于人民幣0.26元,大衛凱斯指出到2020年,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很容易可低于每度電2每分,也就是人民幣0.13元,屆時比起其他發電方式,將會是地球上最便宜的能源。
大衛凱斯的預估,是根據3項數據計算:
目前規模大于50百萬瓦(megawatt)的大型集中式太陽能電池計劃,具有南北單軸定日設備者,成本已經降至每千瓦(kilowatt)1,500 美元,而某些無定日設備的計劃合約價則來到每千瓦 1,000 美元。
目前具備定日設備太陽能計劃的容量因數(Capacity factors),也就是實際發電量除以名目發電容量的因數,在美國最好的幾個太陽能場地,已經來到 30% 強。
商用太陽能電池當前實際運轉下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超過20%。
大衛凱斯表示定日設備過去會增加很多成本,但隨著規模量產與生產效率提升,如今成本已降至每千瓦 100 美元,他預期2020年時,具有南北單軸定日設備的大型集中式太陽能電池計劃,成本可望降至每千瓦1,000美元,此外,大衛凱斯預期2020年時,太陽能計劃若位于最佳太陽能資源地區,如墨西哥、南加州、中東、澳洲,容量因數將可提升至34%,如此計算下來,每度電發電成本將為2美分。
不過,許多地區的日照資源比起上述最佳區域少了4成,且太陽能仍然受到天候影響,但大衛凱斯表示,即使在近期內,太陽能受氣候影響的不穩定性,只要配合燃氣發電作為備援就能幾乎解決;而以美國來說,長程輸配能將電力從太陽能資源佳的地區傳輸到太陽能資源沒有那么好的用電地區,此外由于電力來自大片地區,有些地區放晴有些地區陰雨,地理上的平均自然消除了所謂不穩定性。
作者:jelly 來源:科技新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