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掌全球最大電力企業帥印13年后,已超期服役9個多月的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正式進入退休倒計時。
裂縫中的微妙關系 今年早些時候曾有消息稱,國網所有廳級以上領導聯名上書,挽留劉振亞繼續服役。但年齡畢竟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此前有多位電力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主管部門對劉退休后的人事安排,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參考劉振亞本人的意見。
有接近國網人士評論稱,從后續人事安排看,若最終由舒印彪接任,可以說是符合劉本人意愿的。換句話說,如果這一組合能得到上層肯定,也恰恰說明劉振亞在電力系統幾十年的工作得到了高層認可。
和劉振亞一樣,舒印彪也是一位“老國網人”,國網公司甫一成立便成為第一批員工,且職業生涯始終未繞出電力圈子。舒印彪1958年7月出生,今年58歲,河北涿州人。從華北電力學院電氣系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之后,即進入國家電力公司,用17年時間成為國家電力公司電網建設部副主任。2002年12月底,就任國網公司工程建設部主任,2005年4月起擔任國網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13年5月起,舒印彪出任國網公司總經理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在特高壓一事上,從對外表態看,舒印彪也是一位積極支持者。
一位舒印彪在華北電力學院求學時的同屆同學對澎湃新聞回憶稱,學生時代的舒不高調、看不出啥,但至少是讀書人出身,與學歷起點不高的劉振亞有著顯然的不同。照其判斷,若舒最終接班,仍會沿著劉振亞時期的工作思路往前推進。
細微變化引發的裂縫中,仍有值得關注的微妙之處。與前任相比,舒印彪沒有那么強勢,無論是在國網內部還是電力系統內部,認可度都遠不及劉振亞。這一系列罅隙置于電力體制改革大潮下,將被無限放大。改革進程中,電網與五大電力集團的關系如何平衡?電網與地方政府之間若隱若現的沖突又何去何從?內部的裂痕、外部的對抗,都是擺在國網新掌門人面前問題。
有一種說法稱,劉振亞卸任后將保留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的頭銜,繼續推廣全球能源互聯網。近年來,劉振亞的確已化身為全球能源互聯網概念的代言人。但凡其所到之處,劉振亞都會大力推介宣講全球能源互聯網。他用“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來概括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本質,稱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臺。其中,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智能電網是基礎,清潔能源是根本。
無論如何,對于中國的電力系統而言,劉振亞正式退休,意味著一個時代結束了。
作者:楊漾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