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1日召開的儲能國際論壇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6》(以下簡稱《白皮書》)稱,中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105.5MW,市場漸露春意。
作者:王爾德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儲能市場漸露春意 “十三五”裝機規模最高可達24GW
在5月11日召開的儲能國際論壇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6》(以下簡稱《白皮書》)稱,中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105.5MW,市場漸露春意。
儲能技術是能源互聯網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之一,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中,被列為中國未來15年的15項關鍵創新任務之一。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張靜說,雖然中國的能源互聯網正處于起步階段,但儲能在能源互聯網的框架下已不再局限于電力存儲技術,儲氫、儲熱和天然氣存儲等技術都將納入進來,未來儲能領域將涌現出更多的商業模式。
根據《白皮書》預測,到2020年,理想情景下儲能的總裝機規模將達24.2GW,常規情景下總裝機規模將達14.5GW。
張靜強調,這兩種情景均不含抽水蓄能。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我國抽水蓄能2020年裝機總規模將達40GW。
“儲能行業的發展需要循序漸進,目前還缺少必要的價格和補貼政策激勵,但我們也要吸取光伏行業和電動汽車領域補貼政策的教訓。”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組組長陳永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分布式光儲前景廣闊
截至2015年底,全球累計運行儲能項目(不含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和儲熱)327個,裝機規模946.8MW。近五年,累計裝機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2010-2015)18%,累計項目數量的年復合增長率(2010-2015)40%。
從區域分布上看,美國依舊占據裝機第一的位置。截至2015年底,美國累計裝機規模為426.4MW(運行項目),自2014年起,就開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儲能裝機第一大國。其次是日本和中國,占比分別為33%和11%。歐洲是近兩年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年復合增長率(2013-2015)為115%。
從技術分布上看,鋰離子電池無論在運行項目中,還是在建、規劃項目中,均占據裝機第一的位置,累計裝機規模分別為356.7MW和2.2GW。特別是在建、規劃項目中的鋰離子電池累計裝機超過其在運行項目中的六倍,未來2-3年內,相較于其他技術,鋰離子電池將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從應用分布上看,可再生能源并網領域的累計裝機規模占比最大,為43%。調頻輔助服務是近兩年增速最快的應用領域,年復合增長率(2013-2015)為31%。分布式發電及微網領域則在項目數量上占據第一的位置,占比接近總裝機的60%。
張靜解釋,分布式光儲模式在各國仍將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日本零售側市場全部打開、德國延長自發自用補貼、澳大利亞出臺戶用儲能補貼政策,以及中國售電側改革的刺激下,隨著儲能成本的降低,分布式光儲具有廣闊商業前景。
從廠商格局上看,2015年分別有44家儲能技術廠商、12家PCS廠商和34家系統集成商部署了儲能項目(包含投運、在建、規劃中的項目)。
其中,儲能技術廠商分別來自全球10個國家,涉及9種儲能技術。裝機規模top10的廠商中,共有7家廠商來自亞洲,特別是日韓廠商,表現搶眼,分別占據了排名的前5位,比亞迪是唯一一家入圍全球前十名的中國廠商。
作者:王爾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