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立”到年界“知天命”,曹仁賢和他帶領的陽光電源用了近20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從零到一”的終極跨越。
創變:恪守與革新同樣重要
“工匠精神”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而無論熊彼特還是德魯克,都將“創新”作為“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在暢銷作品《工匠精神》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創新者的崇拜”、“創造新鮮事物”,這就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在“工匠精神”的組成要素里,“精益”能通過專注訓練,反復打磨,達到神乎其技;“創新”則需要捉摸——如何在尋常時間中找到規律,發現“新”,新觀念、新技藝、新模式、新資源。
那些具備工匠精神的企業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的持續成長和成功,不僅因為其數十年如一日地打磨某種產品,而且不斷地提供創造力,通過創新將自己變成了真正的企業家,也通過創新而創造了社會財富。
從這個維度來看,“工匠精神”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而無論熊彼特還是德魯克,都將“創新”作為“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在去年出版的暢銷作品《工匠精神》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創新者的崇拜”、“創造新鮮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在陽光電源步入了第19個發展年頭,其以逆變器為支點,撬動包括光伏、風電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其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極度重視研發和產品的創新迭代,這是這家企業得以在逆變器領域厚積薄發的背后推手。
以創新為驅動,陽光電源每年至少推出3~5款新品,幾乎每個新品都成為業內的主流機型,細節微調平均每三個月一次。陽光電源高級副總裁鄭桂標曾說:“每次來陽光,都會發現我們的產品跟以前不一樣;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是真正經過‘72變’的”。
崇尚創新,也使陽光電源成為一家以真正以技術為驅動的上市公司。
趙為于2003年加入陽光電源,任研究中心副主任,彼時這家企業的研發人員只有不到30人;如今,陽光電源研發人員已超過了500人,其核心團隊成員具有20年以上的電力電子和逆變器研究應用經驗。
在趙為的記憶里,不管年景好壞,陽光電源會在研發和創新方面保持較大的投入力度。2012年是大型逆變器廠家最艱難的年份,近乎虧損狀態下的陽光電源也受到內部和外部的雙重質疑。
當時正值陽光電源上市第二年,市場的低谷也給其帶來較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陽光電源咬牙從研發投入、技術儲備、員工培訓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
“事后回頭再看,很多好的東西都是從那個時候建立和培養起來的。”趙為說。
作者: 力措 來源: 華夏能源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