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新電改也僅僅是管住中間、放開兩端的指導意見下,到達執行層面上,只是略微調整了發電企業的發電權而已,且在發電權調整上也沒有讓光伏、風力發電企業叫好,卻又讓火電企業叫苦連天。
新電改若想取得實質性突破,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電力供需生態系統
對于電網企業而言,實際上一個不完整的生態系統,固然有一定的能源戰略安全需求的淵源,同時也是電力供應所具有的公益性決定的。隨著煤炭過剩以及經濟形勢的低迷,電力供應也出現的局部過剩,電網及其相關建設步伐也緩慢了不少,這使得電力行業原有的經濟市場容量不能再健康的持續發展下去,電網企業的強自然壟斷屬性也使得整個電力行業充滿了一種怨言。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也給新電改的順利實施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和可能性,電力供應的局面過剩使得能源供給側原本不太健康的競爭加大,迫使政府不得不作出調整。
但迄今為止,新電改也僅僅是管住中間、放開兩端的指導意見下,到達執行層面上,只是略微調整了發電企業的發電權而已,且在發電權調整上也沒有讓光伏、風力發電企業叫好,卻又讓火電企業叫苦連天。這是一個非常思索的地方。問題的實質在于,電力供需的生態系統過于封閉,從發電企業到電網企業,再從電網企業到達用戶,實際上是個單鏈條的關系。如果融合建立發電企業到用戶,或者用戶直接選擇發電企業的這種關系,整個電力供需系統才可以稱得上是閉環的生態系統,但是目前看,無論投資上還是技術可行性上,都不太可能。
新電改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也展示了不少電力市場開放的好苗頭,比如電力消耗的大客戶直供電試點等,都是不錯的電改信號。但總體上來講,新電改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目前的改革還是需要要抽鞭子才能前進,通過其自身完善達到改革效果是不切實際的。
作者:聶光輝 來源:界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