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三五”開始,中國光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解決大規模發電并網。首先需要找到“能夠并網”的方法。
作者:林伯強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原標題:中國光伏發展需確保大規模并網
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太陽能光伏不再是全新的概念,光伏發電已成為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的重要發電品種之一;而且由于太陽能的普遍性和靈活性,未來光伏發電成為世界主流能源的可能性很大。經過近10年努力,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光伏制造與光伏應用國。在光伏發電發展上,可以說是世界看中國;中國的光伏市場和光伏政策對世界影響舉足輕重。
從裝機規模上,2012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突破100GW,2015年底達到約250GW。2012年以前,以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三國為代表的歐洲區域是全球光伏發展的核心地區,占全球總裝機規模的70%以上。而2013年以后,中國、日本、美國三國成為光伏主要增長區域。截至2015年底,中國、德國、日本、美國四個國家累計裝機都超過了20GW。
從2011年中國光伏上網電價政策出臺開始,中國的國內裝機量開始飛速提升。2012年中國年裝機量為4.5GW,僅次于德國的7.6GW居世界第二位;2013至2015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10.95GW、10.60GW與15.13GW,增長連續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新增裝機的約四分之一。按照中國2030年之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且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2020年中國光伏裝機總量需要達到100GW,意味著“十三五”期間光伏裝機將保持每年10~15GW的發展速度。
從發電量與發電比例上看,德國已率先實現了光伏發電大規模并網應用。2015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合計為32.5%,超過了其他電源,其中光伏發電比例為6.5%。而2015年中國光伏并網發電量雖然增長率很高,但比例仍然微小,僅占總發電量的0.7%。無論如何,基于中國世界第一的能源與電力消費總量,中國光伏裝機都有著極大發展空間。
從發電成本上看,按照學習曲線預測,如果以中國2020年1億~1.5億千瓦光伏裝機的目標進行估算,屆時中國西部地區發電成本可降至0.42~0.45元/kWh,東部地區可降至0.60~0.65元/kWh。按現在的發展速度,中國光伏發電有可能在2025年前達到平價上網的水平。
從產業規模上看,以光伏組件計,中國一直是最大的生產國,占全球產量約一半。在目前行業產能過剩壓力下,中國光伏組件產量仍處于增長態勢,2015的年產量為43GW,內銷比例已超40%。中國光伏產業集中度較高,2014年全球前十大光伏企業中,中國占有6席,且前5名均為中國企業。中國光伏行業經過多年積累,在全產業鏈條上,如材料、設備、生產、應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和規模化成就,目前是全球光伏制造業產業化技術應用最廣泛、配套能力最完善、價格最具備競爭力的。
作者:林伯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