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的規模指標“基本符合行業預期”,同時存在不少亮點,特別是限電嚴重省份首次未獲指標,部分省份更主動申請將普通光伏電站指標全部轉為光伏扶貧指標。
考驗各省管理智慧
《通知》一出臺即引起行業熱議,也考驗著各級政府的管理智慧。從地域分配來看,《通知》規定北京、天津、上海、重慶、西藏和海南等6個地區不設建設規模上限。對此,有行業人士分析,上述城市是負荷中心,面臨能源結構調整的迫切需求,國家雖然鼓勵這些城市發展光伏,但由于光伏裝機的條件苛刻,即使沒有規模的限制,未來裝機量還是非常有限的。
而其他備案等待指標的省份也是“焦灼萬分”。據記者了解,湖北省有2GW項目在排隊;河南省級備案已達2.91GW,地方備案超過13GW;廣西項目儲備接近1GW;江西3GW的項目備案超過該省“十三五”的規劃總量;安徽省也因備案超額在今年6月初停止備案。
“預測今年并網電站依然會以西部地面光伏電站為主,當前西部地區企業排隊等指標的情況更加嚴重。”余正濤指出。
記者注意到,此次《通知》首次對棄光限電嚴重、并網環境惡劣、新能源消納難以改善的幾個省份,實行停止或暫緩下達指標的措施,甘肅、新疆、云南三個新能源大省赫然在列。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意味著政府更加關注投資效益,鼓勵電源建設與電力消納同步發展。
“限電棄發的兩、三個省份,政府不下發指標也是促其整改、消化,改善新能源消納的困境,同時合理引導電站投資者,預測一些上市公司、非公資本都會天然避開這些地區。”呂錦標說。
與此同時,《通知》將山東省地面指標全部轉為光伏扶貧指標也令行業“錯愕”。“在不占用國家一瓦指標、不拿國家一分扶貧資金的情況下,用市場力量把全省扶貧的大事做了,扶貧思路領先全國。”青島飛鵬能源總經理徐鵬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的省份不要指標是因為還有扶貧和領跑者可以申請,但山東此舉對不愿做光伏扶貧的企業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預計山東會有進一步的實施文件出臺。”
徐鵬飛表示,因為今年帶指標備案的電站即將轉型為扶貧項目,光伏電站的歸屬權也將隨之生變,行業比較擔心的是這些指標會不會作廢?項目會不會爛尾?“因為之前投資電站是企業來做,企業的收益與電站的質量直接相關,但現在電站所有權歸屬政府和貧困戶,質量和運維都面臨問題,需要各級政府的管理智慧。”
光伏建設由“量”轉“質”
在全國18.1GW的總規模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占到12.6GW,光伏領跑者基地規模高達5.5GW,這預示著國家對光伏電站建設提出了由“量”向“質”轉變的要求。
據鐘寶申介紹,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對光伏產業上下游都有積極影響,市場對高效產品的需求加大,有利于加快制造端技術升級。
保利協鑫總裁朱戰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指出,目前需求并不是其擔心的問題。“現在主要是供應產能擴張太快,今年主要任務是和客戶一起保障高效產品的供應。比如我們的多晶系列產品S4和大尺寸S3,在普通電池工藝下效率在18.3-18.6%,這些量產高效產品占比高達80%,完全滿足光伏領跑者計劃的要求。”他說,“一方面是出新品提高轉化率;另一方面是調低價格,把技術進步成果盡早與客戶分享,本月硅片價格已經主動調低了5%,意在幫助主要客戶在全球十強中站穩腳跟,獲取更大市場份額。”
作者:鐘銀燕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