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的方面,是這些新進入者有可能會充當一個“接盤俠”的角色,有利于現有企業的項目的退出。不利的方面,則是進一步擠占本就已經“寅吃卯糧”的補貼資金,加劇該問題的解決難度
利也!弊也! 除了寶安地產外,宣稱將大手筆進軍光伏領域的企業,還包括三一集團。
在今年的早些時候,三一集團曾表示,計劃投資300億元用于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領域的投資和運營,但并不涉足大型地面電站的投建。而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不僅投資、建設,還自持運營并提供后期維護服務,且會覆蓋海內外市場,將打造智能微電網和能源互聯網云平臺。
不過,這些新生力量的進入,對于行業內現有的企業來說,可能也是好壞參半。
有利的方面,如果這些新進入的企業,出于對進入初期“大干快上”的需求,有可能會充當一個“接盤俠”的角色,則有利于現有企業的項目的退出;不利的方面,如果其是采取新投資項目的方式,并網項目的增加,則會擠占本就已經“寅吃卯糧”的補貼資金,更進一步加劇該問題的解決難度。
數據顯示,在發放了截至2013年8月份的第五批的電價補貼以后,就一直處于拖欠的狀態。盡管今年年初已經啟動了新一批的電價補貼發放的申報工作,但按以往的經驗,從申報到最終發放,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順風國際在其發布的2015年年報中則稱,自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國內光伏電站應收的電價補貼金額約人民幣300億元。截止2015年年底,本集團應收的電價補貼已超過人民幣10億元。
作者: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