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破產案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兩個案件自光伏行業,分別是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對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公司、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對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破產重整。
同業整合 推動企業重生產業升級 從身陷絕境到破產重整,再到獲得新生,一路跌宕起伏,超日和尚德帶來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作為全國首例公司債違約的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當時超日若要恢復上市,避免破產清算,須在2014年內重整成功,扭虧為盈。這意味著重整工作有效時間至多半年,選擇同行業有實力企業作為重整方,成為迅速重整成功的關鍵。
超日易主更名后,成為國內最大非公有制能源企業協鑫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協鑫集團董事長、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朱共山介紹,超日負債規模大、資產情況復雜,還涉及6萬多股民及大量海外資產,同業整合有利于加速重整進程、優化資源配置、保障員工和投資者利益。
破產重整也是提質增效的契機!協鑫集成及時明確發展定位,加大技術改造、注入優質資產,3年過去了,曾經陷入困境的明星企業涅槃重生,新東家借此完善了產業鏈、增加了一個資本平臺。“協鑫集團原有的多晶硅生產、鑄錠切片和電站建設運維已是全球領先,補上電池及組件制造、系統集成這一中間環節后,行業地位和話語權持續提升。”朱共山介紹,今年一季度,協鑫集成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67.33%、107.79%,組件出貨量躍居全球第六名。
重整后的無錫尚德繼續沿用“尚德”品牌,并持續專注于光伏電池及組件的開發、生產和銷售。政府沒花一分錢,讓一家即將倒下的業界老大獲得新生,有效化解了經濟和金融風險,維護了社會穩定;對尚德而言,品牌技術和市場影響力得以保留;對接盤者順風光電而言,有了一個打造新型產業鏈的嶄新平臺。“方向正確,過程痛苦,結果令人滿意。”全程參與尚德重整的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坦言,對陷入困境的企業,政府既不能簡單地一推了之,也不能老是攬在懷里怕冷怕熱,必須通過市場化機制,依法、依規、公開、透明地處理,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此前,尚德重整已寫進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干部班課程的教學案例,國家有關部門曾專題調研。“企業重整要堅持市場化、法制化、規范化原則,不能老想著政府‘兜底’、國資接盤。”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分析說,每個環節在法院、管理人的主持下嚴格按程序實施,政府部門不預設立場、不搞“拉郎配”,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是兩家企業重整成功的關鍵所在。
作者:黃偉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