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5.13GW,其中集中式光伏裝機13.74GW,占比91%。這令光伏裝機的另一大陣營——分布式光伏裝機備感尷尬。
阻礙分布式光伏投資的另一關鍵因素,是安裝分布式光伏的物理空間限制。通常來說,城市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有兩種途徑:一是安裝在公共建筑上,二是強制將分布式光伏納入新建住宅設計。然而,與歐洲、美國相比,中國城市居民占有屋頂的比例很低,這兩種模式均受到物理空間的限制,不足以滿足分布式光伏的規劃目標需要。以上海為例,每年50MW的分布式安裝量大約需要50萬平方米的適宜屋頂。根據2014年上海市統計年鑒,2013年上海學校、醫院等大型公共建筑總建筑面積為3722萬平方米。以平均樓層為6層,20%的屋頂可用來計算,大致可以安裝光伏的面積約為62萬平方米,僅能滿足一年的分布式規劃配額。而且由于屋頂只有一部分比較適宜安裝光伏,南向的屋頂或平屋頂安裝光伏較經濟性。因此,上海每年新增的住宅能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安裝面積其實不高,全國的情況應該大同小異。
所以,在農村和農業用地上推廣分布式光伏可能潛力比較大。國家能源局在《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出,各地分布式光伏應結合生態治理、設施農業、漁業養殖、扶貧開發等合理配置。這應該是現階段比較可行的解決分布式安裝地點選擇難題的方法。而且,農村居民的屋頂面積也比較大,但是,如何解決農戶分布式光伏投資融資難的問題,仍是農村推廣分布式光伏的一個關鍵點。
此外,中國現階段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存在霧霾,也是光伏發電難以回避的負面因素。中國分布式光伏應該在中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推廣,有益于解決光伏消納問題,優化這些地區的能源結構,長期則有利于環境保護與大氣污染控制。然而,現階段較差的大氣質量會對光伏發電造成很明顯的負面影響。根據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的光伏系統研究結果,霧霾重度污染時光伏有效發電小時數降低80%。按北京市環保局數據,2014年北京重度污染天數為45天,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為93天。所以,考慮霧霾因素計算北京市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小時數,如果僅考慮重度污染天數的光照降低,全年光照小時數約下降10%;如果取平均光照降低計算,全年光照小時數則可能下降35%。嚴重的霧霾天氣也是分布式光伏經濟性的一大“攔路虎”。
作者:林伯強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