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惠州將力推光伏發電扶貧,點亮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致富路,讓他們有穩定的分紅收益。
全省率先完成精準扶貧對接工作 前兩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目前惠州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制約因素仍然存在,農村相對貧困人口群體規模還比較大,主要分布在龍門、惠東、博羅及惠城區的16個鄉鎮、46個村,這也是下來惠州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戰場。
省人大代表一行到博羅楊村鎮石灘村,了解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從2016年開始,惠州實施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總體目標是,確保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到2017年全部脫貧,與全市同步進入小康,確保比全國提前三年、比全省提前一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今年3月,惠州精準扶貧工作啟動以來,惠州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
惠州對18138戶相對貧困戶41784名相對貧困人口制定詳細幫扶計劃,做到幫扶全覆蓋。
黃樹正說,今年4月15日,全市7000多名各級幫扶干部進村入戶,與5422戶有勞動能力的相對貧困戶結對,著手商量幫扶計劃方案等,在全省率先完成精準扶貧的對接工作。駐村工作組進村入戶后,開展核實摸底,完成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公示相對貧困戶名單,接受社會監督。目前這項工作已基本完成,走在全省前列。
惠州還積極開展“百企扶百村”活動,在全體市政協委員中開展“發揮政協委員作用,助力精準扶貧脫貧”活動,選定30家(初定)省、市級扶貧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以自愿的原則與46名省級貧困村結對幫扶,形成“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模式。
作者:羅銳 劉君 謝英燕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