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政府當時推出的能源政策,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為新能源投資并創造500萬個“綠色”工作崗位,提高交通工具的燃油效率,增加國內能源生產和使用以減少能源進口,實現能源的多元化,推行節能項目以提高能效。
作者:常龍川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美國能源政策將何去何從
作者:(美)勞倫斯·R.格里、戴維·E.麥克納布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1月上任時,面臨多項棘手的政策議題,包括亟待重建金融和銀行體系及監管規則,應對大幅減少的就業崗位,應對阿富汗和伊拉克占領戰事等等。在這些議題中,最具挑戰性的顯然是能源議題。奧巴馬政府當時推出的能源政策,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為新能源投資并創造500萬個“綠色”工作崗位,提高交通工具的燃油效率,增加國內能源生產和使用以減少能源進口,實現能源的多元化,推行節能項目以提高能效。
7年多以來,這些能源政策的落實情況并不十分理想。美國國內對于氣候變化的預期判斷、能源使用的環境影響,仍未達成較為廣泛的共識。而在美國的政治框架之中,征收碳稅很難獲得公眾支持。是否需要繼續大力開發核能,如何真正擺脫對于進口石油的過度依賴,碳捕集如何可行,怎樣建立對溫室氣體的監管,如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來鼓勵新能源發展,如何在氣候和能源管理上達成密切的國際合作,“要在各種關切和利益如此復雜甚至對立的背景下制定一個合理的能源政策和一系列政策,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
美國能源政策的重要性,首先是因為美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的體量所決定的,而美國政策決策方式、內容和執行效率,對于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示范引領作用也非常明顯。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美國能源政策的決策和執行前景,影響著全球能源政策的方向,對于全球氣候變化也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而美國能源政策持續“難產”,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具有警示借鑒意義。
能源專家勞倫斯·R.格里和戴維·E.麥克納布在合著的《美國的能源政策:變革中的政治、挑戰與前景》一書中深入分析了美國能源政策的決策框架,指出變革能源政策在美國受到能源政策干預的實質、多個利益攸關方、政治影響力、(模糊不清、自相矛盾的)政策目標、聯邦和州及地方的利益分歧、環保政策與能源政策的目標錯位等六方面因素的阻礙。
作者:常龍川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