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領跑基地成果的面世,將為日前剛剛劃定的其他領跑基地提供更多技術參考及建設經驗,對于推動高效產能、促進光伏先進技術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成思思
來源:中國能源報
原標題:業內爭議:規模將帶來高效產能供應緊張?
趕在“6-30”并網截止日期前,備受業內關注的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如期并網發電,這也是我國首個并網投運的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領跑示范基地。
首個領跑基地成果的面世,將為日前剛剛劃定的其他領跑基地提供更多技術參考及建設經驗,對于推動高效產能、促進光伏先進技術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年均上網電量可達13.8億千瓦時 去年6月19日,大同基地正式獲批為首個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按照規劃,大同基地一期工程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項目招商由大同市人民政府委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負責,通過招標競爭方式進行,最終聯合光伏等7家企業摘得100兆瓦項目,晶澳太陽能等5家企業中標50兆瓦項目。
記者梳理各階段時間點發現,大同基地于去年6月得到國家能源局批復,7月20日完成項目招商,9月23日首個項目開工,到今年6月29日一期全部完成并網,無不說明大同基地的建設效率之高。
據大同市發改委主任馬安全介紹,大同市政府在統一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在規劃階段就將各個部門和各階段會遇到的障礙都予以充分考慮,進行項目統一招標、設施統一代建、項目統一管理,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大同基地先后實施了22項“示范+新技術應用”項目,基地建設的220千伏預制艙式模塊化匯集站為國內首創。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運后,年均上網電量可達13.8億千瓦時。
5.5吉瓦推動制造端技術升級 大同基地是2015年6月出臺《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后獲批的首個“領跑者”基地,根據該文件,我國將提高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實施“領跑者”計劃。此外,國家能源局將于每年安排專門的市場規模實施“領跑者”計劃,要求項目采用先進技術產品。
今年6月5日,隨著《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的下發,2016年新增光伏電站的規模指標被劃定為18.1吉瓦,而值得關注的是,在總規模中,普通光伏電站規模為12.6吉瓦,光伏“領跑者”基地規模高達5.5吉瓦,冬奧會光伏廊道等8個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納入建設范圍。
作者:成思思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