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近年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統一管理”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但快速發展背后,產業規范缺席、行業發展依賴補貼,無序發展苗頭漸顯。
政府主導 “屋頂經濟”唱大戲 屋頂難找、貸款融資難、并網介入難、電費回收難是分布式光伏電站面臨的共性難題。業內人士認為,政府搭臺,統一規劃、統籌管理是嘉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較快的主要因素。
針對屋頂難找,秀洲光伏高新區出臺了統一“三方協議”,與園區屋頂業主、投資方簽訂協議,制定規劃,根據投資方的實力合理分配屋頂資源,平衡分布式電站建設資源的分配;針對分布式項目“小而散”,高新園區提出了“集中連片、多樣多元”的打包式開發模式;針對項目融資難,嘉興市牽頭成立10億元光伏產業發展基金,設立了光伏項目專項資金池;針對項目維護難,高新園區成立專業運維公司,負責轄區內所有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電費結算、運行維護等服務工作。
此外,一系列光伏產業財政補貼也在大力拉動嘉興地區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嘉興模式”享受國家、浙江省、嘉興市、嘉興光伏高新區的四重補貼,在嘉興投資光伏電站,項目投資回收年限可縮短一半,平均為6年,一些技術成熟的先進企業的年限甚至更短。
“政府在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政策讓企業吃了定心丸,也讓企業看到了發展的方向。” 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李仙壽說,產品端上有保障,讓光伏制造企業生產起來心里有底,也更能抵擋各種各樣的市場風險。
嘉興市經信委提供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嘉興市規上光伏企業實現產值87.96億元,同比增長28.9%;利潤總額9.15億元,同比增長395.4%。
作者:朱涵 來源:新華網絡電視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