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基金會研究部副主任侯安德(Anders Hove)在近期的研究中建議,將整個京津冀地區設為“可再生能源并網試點區”。
作者:騰杰 董鑫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綠色奧運有多遠?保爾森基金會稱可再生能源消納是關鍵
在北京工作和生活6年,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保爾森基金會研究部副主任侯安德(Anders Hove)早已把北京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正因為熟悉北京也熟悉能源,他在近期的研究中建議,將整個京津冀地區設為“可再生能源并網試點區”。
建議京津冀協調發展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支撐京津冀未來能源供給的重要支柱,并在京津冀的整體規劃中被賦予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可再生能源并網難的問題一直是該地區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障礙。
在北京和張家口攜手備戰2022年冬奧會之際,兩地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戰略,以展示在治理空氣污染和發展清潔能源方面的成就。張家口已被列為首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
截至2015年底,張家口的風電和光伏發電容量達到8吉瓦,計劃到2030年增長到50吉瓦。但張家口城市規模較小,用電需求并不大,不足以完全消納本地的清潔電力,導致張家口棄風率一直居高不下。
在保爾森基金會7月5日發布的報告《風光無“限”——助力京津冀可再生能源的領軍之旅》(以下簡稱“報告”)中,侯安德認為,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挑戰在于傳統高碳能源過渡到低碳或零碳能源,具體到京津冀地區,其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把清潔能源從張家口輸送到北京和區域內其他地方。
由于棄風仍是京津冀地區甚至全國實現清潔能源轉型的重大困擾,報告建議將降低棄風率作為未來衡量清潔能源發展的關鍵目標之一。
報告還建議,降低棄風率的并網試點可擴大到張家口之外,從而將整個京津冀地區設為“可再生能源并網試點區”,將張家口的清潔電力直接輸送到北京和天津等電力需求較高的中心地區。
“2022冬奧會之前,如果在京津冀之內任何需要的地方都能用上清潔能源,綠色奧運就成功了”, 侯安德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說。
作者:騰杰 董鑫 來源:一財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