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抵御自然災害侵襲,需要把好光伏電站在選址、設計、施工這三個階段的關口,關鍵性工作一個都不能少。而在電站建設完成后,如何有效防御自然災害,后期運維所發揮的作用不容低估,可以說是環環相扣、不可或缺。
問題三:如何保證高效運維? 陸冉告訴記者,在選址設計、施工環節把好關,固然對提升光伏電站抗擊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后期運維對光伏電站防御自然災害的作用也決不能忽略。現在一些地方新建的智能光伏電站一般就能實現高效運維。這主要是因為該類型電站可以從時間、空間、設備多層面、多維度進行監控、運維、管理、報警,便于從技術手段上預防自然災害。
洪災和水災一般是我國中東部地區頻發的自然災害,對光伏電站眾多的西部地區而言,最常見的自然災害就是沙塵暴了。目前,青海格爾木的一些光伏電站在防御沙塵方面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黃河水電公司格爾木20萬千瓦智能光伏電站就是一個例子。
據了解,該電站之所以能長期抵御沙塵的侵襲,主要是因為該智能光伏電站簡化了系統組網,按照25年的系統可靠運行免維護設計,逆變器采用IP65防護等級,實現內外部的環境隔離,使器件保持在穩定的運行環境中,降低溫度、風沙、鹽霧等外部環境對器件壽命的影響。同時,該電站還采用組串式逆變器,全密閉自然散熱,這樣能長期抵御沙塵侵襲,不影響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和使用壽命。
很顯然,要確保光伏電站安全高效地運行25年以上,組件質量、前期設計、施工建設很關鍵。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光伏電站建設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嚴重影響到光伏電站的安全運行。目前光伏電站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設備質量、電站設計、電站施工等方面。
陸冉對記者說,面對以上各種風險因素,現在新建的智能光伏電站要想實現真正的高效運維,在建設之初就應充分考慮各種風險,進行整體設計。具體來說,在光伏電站調研階段、設計階段、建設施工階段,都要采取相應措施來規避風險,進而保障光伏電站的安全無故障運行。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