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巴雙邊貿易有所波動,事實上中國企業從未考慮放棄巴西市場。據記者從商務部獲得資料顯示,目前在巴西投資的中國企業已約200家,中資企業對巴西的投資日趨活躍。
光伏是中國企業新興進入巴西的另一新業態。巴西地理位置優越,光照資源充足,年均日照幅度每平方達2120千瓦時,非常適合發展光伏。隨著巴西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危機漸漸凸顯,甚至已成為巴西經濟恢復的障礙,為進一步解決能源危機及國內就業問題,發展光伏行業成為巴西的突破口。
看到這一市場機會,英利光伏電力國際集團便于2014年8月進入巴西市場,該公司總經理耿浩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英利在巴西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截至目前已向巴西市場供應綠色能源超過25兆瓦。
據其介紹,英利在當地有30多家穩定的客戶資源,完成的項目包括4.8兆瓦巴伊亞風光互補系統、1兆瓦伯南布哥競技場項目、1兆瓦費爾南多項目、500千瓦圣保羅州坎皮納斯研發項目、400千瓦巴西薩爾瓦多Pituaçu體育場項目、390千瓦里約馬拉卡納球場項目、130千瓦納塔爾商業項目、35千瓦圣保羅商業項目等。
中國企業在巴西的發展并非都是一帆風順,其法律、政策、稅收、勞工、消費等環境都和中國有著強烈的差異性。
耿浩舉例稱,由于巴西本土化元素高,對進口產品控制嚴格。進口組件必須擁有INMETRO認證,該證書有效期為一年,需每年進行年檢。客戶進口組件需提前到當地政府辦理進口許可證,進口許可證書辦理時間需一個月左右,客戶拿到證書后,英利方可發貨。客戶換匯過程同樣受到當地政府影響,即使客戶有款也不能保證按時到賬,或將一筆大額度金額拆分成若干批小額度金額。巴西當地政府還對進口組件征收約28%PIS/COFINS進口稅,使得當地組件零售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眾多組件企業紛紛選擇在巴西建廠,以開拓市場。隨著巴西光伏項目競拍的進行以及凈計量政策的進一步改革,英利也在積極推動與巴西合作伙伴在當地建立組件封裝廠,滿足巴西產品本土化要求,以獲得巴西國開行項目融資。隨著李克強總理訪問南美四國,與巴方簽署一系列新能源方面的協議,中國光伏企業將進一步加強與巴方的聯系與合作。英利已與圣卡塔琳娜聯邦大學簽署合作協議,該大學為巴西領先的光伏研究機構,該公司寄望將借助當地的平臺更好地推動英利在巴西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高江虹 王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