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發銀行成功簿記發行規模150億元的綠色金融債券,這是該行今年以來發行的第三期綠色金融債券。至此,浦發銀行已成功完成監管核準的500億元額度的發行,發債規模繼續領先同業。
綠債市場增長強勁
綠色金融成銀行轉型重要方向
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綠色金融正在成為商業銀行特色化轉型的重要方向,綠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探索也將進一步加快。
今年上半年,中國綠色債券發行量獨占鰲頭,達到549億元,占全球規模的29.3%,遙遙領先于其他經濟體——這一數據來自興業銀行最新發布的《綠色金融半年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國內市場綠債余額為569億元,加上中資機構境外綠債余額17億美元,合計占全球綠債余額8.6%。
值得關注的是,經過國內七大區域碳市場的試點,全國統一碳市場預計將在2017年啟動,屆時將趕超EU-ETS成為全球最大碳市場。據悉,目前相關準備工作正在加緊推進。
事實上,在國家層面,“綠色”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被首次納入“十三五”規劃,這意味著,綠色發展的一系列頂層政策制度設計和實際操作都將在“十三五”期間獲得迅速推進。而按計劃,《金融行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于今年10月出臺,發展綠色金融將成為重要內容。業內人士分析,《規劃》將從金融體系整體建設角度明確“十三五”期間綠色金融的發展方向。
今年早些時候,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曾在“中國綠色金融論壇”上表示,綠色金融第一批試點地區將于2016年啟動,包括浙江、廣東、新疆、貴州等省市自治區。試點內容包括綠色金融管理體制創新、配套優惠政策等。其中,綠色信貸的授信、再貸款,綠色債券的貼息、稅收減免以及地方綠色發展基金等政策備受矚目。
不過,有專家指出,相比于綠色金融3000億元的預期目標,目前的規模尚有較大距離。這也預示著,下半年我國綠色債券市場還將迎來井噴式增長。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認為,下半年伊始,我國綠債市場就已經顯示出強勁增長勢頭,7月,國內市場綠債發行量達到430億元,中資機構境外發行30億美元,兩項合計超過了上半年累計水平,發行速度進一步加快。
作者:李嵐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