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幾何?
政策扶持方面,上述意見則表示,經國家認定的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項目優先使用國家能源規劃確定的各省(區、市)火電裝機容量、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及補貼等總量指標額度;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示范項目就地消納后的富余電量,可優先參與跨省區電力輸送消納;符合條件的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工程項目,將作為能源領域投資的重點對象;符合條件的項目,可按程序申請可再生電價附加補貼;各省(區、市)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通過初投資補貼或貼息、開設專項債券等方式,給予相關項目具體支持政策。
根據實施意見來看,此次啟動多種能源的互補示范項目,其主旨在于解決包括光伏、風能在內的“棄光”、“棄風”問題。因此,最后的效果,可能還要看政策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首先,終端用戶的多種能源互補利用方面,主要是以新建的產業園區、公用基礎、居民小區為實施區域。在這樣的地區,估計發展風電的可能性比較小,光伏可能會成為主要的新能源代表。如果這樣的地區比較多的話,可能會帶動分布式的發展。
其次,在大型能源綜合基地的多能互補項目方面,則以優化存量為主,著重解決區域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對具備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系統建設條件的地區,新建項目優先采用該模式。這可能更多涉及到火電的調峰問題,其實質是無非是力爭將由于“限電”而導致的損失降到最小,要么以經濟效益優先,選擇閑置成本最小的,要么主要考慮環境效益。
不過,就現有資料來看,部分地區之所以出現限電,除了與新能源的不穩定發電特性相關外,更重要的問題在于當地電力市場的需求有限。因此,即便是解決了發電穩定的問題,是不是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恐怕還要看不同能源之間的利益的協調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