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稱“6·30”)原本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年中分界線,但受到電價下調政策的影響,今年“6·30”對于光伏企業來說,卻是一個敏感的數字。
預測:下半年仍有發展空間
史利民告訴記者,雖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但下半年在“領跑者”項目、地面電站項目、扶貧和分布式項目等帶動下,光伏行業仍有發展空間,預計我國全年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望達到30吉瓦,仍將保持全球第一。隨著光伏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地方逐漸開始追求光伏的理性發展,尤其更加注重可靠性高、有品質的光伏產品。
據了解,2015年國內首個100萬千瓦領跑者示范基地落戶大同,并在今年6月底如期并網發電。此外,根據《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今年光伏“領跑者”基地共有8個,規模提升至5.5吉瓦,占比超過全國年度光伏裝機總指標的1/3。該通知要求,7月底前內蒙古包頭“領跑者”基地、山西兩個“領跑者”基地要進入競標程序,9月底前所有基地都要確定開發主體。
史利民對記者說,隨著下半年光伏市場發展趨緩,大企業自有產能的擴充和未來競爭加劇,再加上中小企業缺乏規模和品牌優勢,企業之間的重組、整合會加快推進,這將會有力地推動光伏發電技術的進步,降低度電成本。
7月25日,全球領先的光伏產品制造商中盛與全球最大的高效單晶硅材料制造商隆基股份正式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盛和隆基雙方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致力于高效單晶太陽能組件和發電技術在全球的推廣,以降低下游光伏發電的成本。這可以說是我國光伏企業成功整合的一個典型案例。 同時,大力實施光伏扶貧,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屋頂、灘涂、湖泊、魚塘及農業大棚及相關產業有機結合的新模式等,將會進一步擴大我國光伏應用的規模。 對于光伏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雖尚存諸多問題,不過由于光伏屬于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勵之下,下半年該產業仍會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