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專家李俊峰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內蒙古乃至全國光伏產業的材料投資領域投資過度、產能過剩,而中國的光伏市場被稱為“兩頭在外”——初級產品多晶硅的買方市場和末端太陽能組件產品的賣方市場基本都在國外。
原標題:內蒙古光伏產業迎新一輪投資熱
來源:北方周末報
作者:王林喜
“2013年以來最大一次光伏電站的投資,在今年松綁了。”楊星告訴《北方周末報》記者。他手里拿著呼市發改委的增補建設指標文件。
據了解,2016年,從國家到自治區再到市一級多次出臺政策,扶持有條件的光伏產業項目發展。
楊星所在的光伏電站項目位于呼市托克托縣,項目總規劃50兆瓦(1兆瓦=1000千瓦),總投資近5億元。受增補指標惠及,該光伏項目被規劃接入電網并享受新的上網電價。
楊星回憶,2013年,受歐美反傾銷影響,國內光伏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局,當時內蒙古中環光伏、神州硅業均無法正常組織生產,一哄而上的光伏產業投資被國家發改委一度叫停。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專家李俊峰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內蒙古乃至全國光伏產業的材料投資領域投資過度、產能過剩,而中國的光伏市場被稱為“兩頭在外”——初級產品多晶硅的買方市場和末端太陽能組件產品的賣方市場基本都在國外。
由于光伏產業缺乏下游產業鏈拉動和單晶硅等太陽能組件產品受生產技術限制,導致國內的光伏產業多年停留在初級產品的制造上。
李俊峰對《北方周末報》記者說,現在相關技術被攻克,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核心技術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剩下的只有應用了,而光伏電站的構建可以消納光伏材料應用。
“在發展新能源的旗幟下,盡快消化光伏材料,加快光伏產業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國家扶持光伏電站的最大動因。”李俊峰稱,下一步,光伏產業特別是光伏發電產業,將會迎來新一輪投資增長期。
獲得60萬千瓦普通光伏電站指標
7月28日,內蒙古發改委發布《關于我區2016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指標分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2016年度國家調配給內蒙古共計60萬千瓦的普通光伏電站建設指標進行了分配。
“通知”發布后,內蒙古蒙西地區獲得 40萬千瓦,蒙東地區獲得20萬千瓦的普通電站指標。各盟市的電站規模指標將由各盟市發改委制定競爭性配置辦法進行分配,原則是扶優淘劣。
來自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的信息顯示,上述內蒙古獲得的60萬千瓦的普通光伏發電指標,是依據國家能源局(2016第66號文件)下發的“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進行核準分配的。從此,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進度提速,指標核準更趨嚴格。
“通知”稱,內蒙古下達的普通光伏電站建設指標規模,原則上單體項目規模不能低于1萬千瓦,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具體光伏電站項目規模。各盟市發改委(能源局)要將確定的本地區普通光伏電站項目清單,于2016年8月底前報送內蒙古發改委,最終匯總形成內蒙古2016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項目清單。
作者:王林喜 來源:北方周末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