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海省東南部的同仁縣保安鎮塔鄉灘村,是全國著名的“熱貢藝術”發詳地。這里屬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年日照時間長、降水量低,農作物產量不高。6月30日,潤鴻裕和同仁10兆瓦光伏電站并網投運成功,打破了這一局面,標志著這里誕生了青海省首個光能互補產業園區,并為這個小山村帶來了另一番新氣象。
為家鄉打造光伏農業活招牌
看著塔鄉灘村600余畝的地上一塊塊光伏電板搭建起來,保安鎮黨委書記陳赟章說:“有了這些藍板板,大家現在每年能分紅到3000元,還可以去光伏電站打工,以后就不用跑遠門了。”
說到這里陳赟章給我算了筆賬,現在村里600余畝的地每年就有31.9萬元的固定收益,再加上光伏大棚項目建成后將吸納周圍所有村莊1000余名勞動力,帶動了村民們一起致富。
“現在好了,不用出遠門就可以在家門前工作了,除了每月收入3000多元,還有一筆土地收益呢,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了。”談起光伏大棚對當地帶來的變化,家住保安鎮塔鄉灘的藏族大叔索南多杰深有感觸。
保安鎮黨委書記陳赟章告訴我們,未來,保安鎮塔鄉灘將建成高原特色現代光伏農業示范園區,打造一個集工農貿、產學研、產加售為一體的國家級示范園區。農業和光伏“聯姻”,建立了“棚內種菜、棚頂發電”的新模式。這個項目是青海省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一次探索與嘗試。項目建成后,將有力地推動當地高效農業、休閑觀光農業以及電力開發利用的迅速發展,還將提升高原特色產業園區的內容與檔次,帶動地區相關產業發展,在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并舉的基礎上,達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陳赟章表示,保安鎮有了光伏發電產業這個“活招牌”,可以發揮農光互補優勢,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進而向鄉村休閑旅游進軍,實現“農業強鎮夢”。
作者:韓秀麗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