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能源革命蓄勢待發。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我國能源低碳轉型的路徑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也是能源革命發力提速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著力推動能源生產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這為“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轉型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從國內、國際兩方面,準確把握“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形勢,積極應對能源發展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深刻認識、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抑制不合理需求、技術進步、能效標準管理,多管齊下節能提效,實現“能源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具體來說,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能效低、能源強度高的狀況,應有明顯的改觀,做好“去產能、去庫存”,防止產生新的產能過剩。
二是大幅度減煤。在“十三五”時期,不再增加煤炭消費量。這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也是大氣污染治理的必然要求。其中,“散煤替代”是“十三五”時期的一個重要工作。要用氣、電、余熱、可再生能源等實現大量散燒煤的替代。
三是大力度、高質量發展非化石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水、風、光、生物質、地熱能和海洋能等,降低成本。
四是穩油增氣。要提高燃油標準,發展新能源車。同時,加強石油的替代,擴大天然氣使用范圍。天然氣(含非常規)是相對低碳的化石能源,要努力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到2020年要提高到10%以上。
五是發展智慧能源互聯網。電力系統向可再生能源的適應性變革,是能源體系低碳轉型的重點。在這一過程中,要與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同時要把橫向的多能互補和縱向的源、網、儲等結合起來,發展智慧能源互聯網。
六是在新型城鎮化中堅持低碳設計,推進農村能源形態的進步。“十三五”時期影響能源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城鎮化。城鎮化特別是基于燃煤的傳統城鎮化可能會加重環境負荷,因此,我國的城鎮化需要精心設計。比如,提供方便的公共交通以及節能、環境友好的建筑,減少職住分離,注重梯級用能,等等。此外,還要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以分布式低碳能源網絡滿足用能的增量。要因地制宜,用天然氣、光、風、生物質、地熱等,以及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加上大數據智能化管理,推進農村能源形態的進步。這些都是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涵。
作者:杜祥琬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