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完成《中國“互聯網+”行動百佳實踐》入選名單公示,其中《中國電科院: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電網在線分析系統》成功入選智慧能源領域典型實踐案例。
驅動“互聯網+智慧能源”持續發展
“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電網在線分析系統”通過將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和智能電網調度控制技術持續融合創新,搭建“物理分布、邏輯統一”的調控云支撐平臺,實現對特高壓智能混聯、多級多區多元能源調度大電網的一體化分析與協調調度控制,支持軟硬件資源的動態循環復用與綠色持續發展,基于網絡開放架構支持智能電網設備單元、新能源及儲能新型單元、數據單元的可信接入,實現軟件、硬件、數據、服務的全局共享。中國電科院基于調控云平臺搭建大數據中心,通過對調控大數據的在線分析挖掘,持續不斷提升數據資源的價值與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借力“互聯網+智慧能源”,打造智能電網調控大數據平臺,有力支撐智能電網調度控制和能源生產消費革命。
隨著新一輪能源革命的到來,智慧能源成為世界各國爭先搶占的戰略資源制高點。隨著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電力需要由分析型調度向智能化調度轉變,而搭建基于云計算的電力調控云平臺與支持在線分析的大數據中心將成為智慧能源領域的制高點。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電網在線分析系統將為企業搶占智慧能源領域的制高點鋪墊了道路,為企業未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提供了好的思路與借鑒。
放大“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效應
智慧能源是制高點,“互聯網+”有如東風,而云計算技術就是能幫助我們利用有限資源而走得更遠乃致千里之馬,大數據則是幫助我們可以航渡現代信息海洋潮流的方舟。通過搶占智慧能源的制高點,再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將取得很好的發展放大效應,云計算幫助我們未來走得更遠,而大數據則讓我們未來走得更寬。
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說:“這項成果是云計算技術在電力工業領域的一項極為成功的應用案例。系統具有良好的可維護性與可擴展性,切實節省了系統的建設投資與維護成本,其經驗值得推廣!
應用該成果建設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電網在線分析系統,通過互聯網創新電網調控服務模式,可節約系統建設資金和運維成本,以福建電網為例,總體可節約資金2.2億元,實現系統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運用“互聯網+”思維,將成果運用在中國電科院電力調度自動化實驗室,構建集資源、平臺、應用、數據、服務于一體的云服務中心,通過虛擬資源彈性管理技術,快速生成和動態分配開發、運行和檢測環境,為電力調度自動化技術研究和系統檢測提供低成本優質服務。同時,依托實驗室提供開放交流環境,該成果可為其他網省公司提供調度自動化應用、科研咨詢和檢測運維共享服務;通過技術創新帶來服務模式的創新,也有力支持后續創新能力的提升,促進自身的轉型升級。
作者:袁榮昌 呂剛 來源:國家電網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