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航天機電而言,最關鍵的還是電站項目的退出渠道。如果產權交易所這條路行不通,則其難免仍然會遭遇與多數同行類似的資金頑疾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6/08
記者:張廣明
在光伏行業并不顯山露水的航天機電,今年以來,可謂是動作頻頻。
近日,航天機電發布公告稱,其將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兩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的股權,總規模為71.5MW,轉讓價格約在5億元左右(含債務)。
而就在此前幾天,航天機電剛剛完成約20億元的非公開增發。
數據顯示,在航天機電此次定增募資中,除了其原有的兩大股東外,還包括一些證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參與了認購。
如果再聯系到5月份航天機電投資太陽能多晶硅錠生產線建設的計劃,則很明顯,其仍然在重復現有的上下游一體化的模式,同時冀望以自有的電站項目帶動上游制造業的發展。
公告顯示,如果此次兩個光伏電站項目轉讓成功,航天機電將可實現稅前股權轉讓收益約5,600萬元。
因此,對于航天機電而言,最關鍵的還是電站項目的退出渠道。如果產權交易所這條路行不通,則其難免仍然會遭遇與多數同行類似的資金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