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江蘇如東龍源風電場第一臺風機正式并網發電以來,南通地區的風電裝機容量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一大批重大風電項目相繼落地;2011年4月,南通地區第一座集中式光伏電站——啟東市韓華光伏電站0.22萬千瓦光伏項目并網,在隨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勵下,光伏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措施:大手筆的規劃、建設并網通道
陳志勇告訴記者,南通市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確立了包含新能源及其裝備制造的“3+3+N”產業體系,其中新能源及其裝備制造被作為當地6大主導產業之一進行培育和扶持。為了實現新能源在南通發出的每千瓦時電都能全額消納,南通在電力設施建設上做足了文章。
記者在南通市供電公司采訪時,該公司營銷部副主任陸建豐對記者說:“在南通原先的不毛之地、圍墾的無人之區、電力設施幾乎為零的濱海區域,電網建設幾乎是超越常規的規劃、大手筆的建設、主動靠前的貼近服務,盡力滿足沿海風電等新能源并網需要。”“來南通看風電,不來如東等于白看。”這是在南通新能源業界很流行的一句話。數據顯示,目前風電占如東全社會用電量的51%,相當于15.57億千瓦時。
眾所周知,西部地區棄風、棄光率居高不下,一個重要原因是電網通道建設滯后。
為了解如東新能源并網通道建設情況,記者來到如東縣進行實地采訪,在如東縣供電公司,調控分中心主任魏沁華告訴記者,近幾年來,如東的風電項目實現了迅猛發展,為了實現全額并網消納,如東供電公司積極配合江蘇省供電公司加快電網規劃和建設進度,先后對220千伏馬塘、洋口、五義等5座變電站進行擴建,并在沿海灘涂上架設了8條220千伏輸電線路,總長近300千米,確保了南通地區海上風電項目全部如期或提前并網消納。為了實現更大規模的并網消納,供電公司正在積極提前布局,今年還將在如東開工建設500千伏的變電站。
離開如東縣供電公司,記者來到洋口風電場,一眼望去,可以說是風機的海洋。
在該風電場變電站,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如東最早的風電場,目前這里發出的電在如東本地就能實現全額消納。”當記者問到,風力發電有很大的不穩定,這么大規模的風力發電怎么能保證全額并網消納呢?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為了應對風力發電的不穩定性,南通市供電公司利用自身優勢主動為新能源企業提供“全業務”技術支撐。在目前保證電網安全的情況下,供電公司加強與南通氣象局合作,同步共享氣象監測數據,實時關注沿海風力變化,對風電負荷做出科學預測,并上報省公司相關部門,動態調整不同電源上網額度,確保了風力發電全額消納。
離開洋口風電場,記者來到中天科技150兆瓦漁光互補一體項目現場,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一期20兆瓦的項目已經實現全額并網消納,年底前將再實現并網裝機60兆瓦。為了做好并網通道的建設工作,中天科技還積極的和供電公司進行通力合作,提前對電網進行升級改造,以滿足將來更大規模光伏并網需求。
另據陸建豐介紹,8月16日,總投資47.63億元的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蘇通GIL綜合管廊開工建設,這一連接長江兩岸,南通—蘇州的輸變電工程,改變了南通電網電力輸送“向南不通”格局,且傳輸能力是現有骨干網絡的4倍,依靠全球首個特高壓環網,即使將來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體量擴大到現在的4倍以上,南通消納不掉這些新能源電力,未來只要在整個華東電網上實現輸送,全額消納也肯定不是問題。
作者:楊鯤鵬 楊少玉 來源:國家能源報道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