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前已經進入秋天,但是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依然是很多合肥人難忘的“最熱炎夏”。往年迎峰度夏時,總會時不時拉閘限電,今年如此高溫卻少了這個動作,原因何在?在合肥市走訪時得知,原來竟是光伏發電立下的“汗馬功勞”。在國家出臺一系列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政策、光伏行業愈發國際化的時代背景下,合肥市“光伏應用第一城”的建設,也已經按下了“快進”鍵。
“光伏應用第一城”為產業鋪就康莊大道
回首合肥市的光伏產業之路,對能源危機頗具前瞻性的預見,可謂堅定了合肥市委市政府發展光伏產業、推進光伏應用的決心。2013年6月,在全球光伏市場低迷、國內市場應用不足,光伏企業出現生產經營困難、遭遇寒冬的嚴峻形勢下,合肥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見識早、行動快,主動應對能源危機、環境壓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推廣應用促進光伏產業發展,從2013年7開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光伏行業發展的特殊政策,為光伏產業的發展鋪就了康莊大道。
合肥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合肥市的光伏推廣應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項目帶動投資近百億元,累計發電3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8.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2.8萬噸,發電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約3億元。
在集聚晶澳太陽能、通威太陽能、海潤光伏、彩虹光伏玻璃、中建材(合肥)新能源等國內外重點光伏企業的同時,合肥市積極培育陽光電源、中南光電等本地企業發展壯大,合肥光伏產業形成從玻璃基板—多晶硅原料—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發電工程等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規上光伏生產企業達17戶,世界級光伏產業集群初具雛形。
在光伏應用方面,合肥市同樣走在全國前列:實施三大創新,全面推進光伏應用。
創新扶持政策:從2013年開始,合肥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涵蓋資金補貼、光伏下鄉等。今年又創造性地提出鼓勵“互聯網+”智慧能源平臺建設、碳排放交易、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等,創新引領作用明顯。
創新應用渠道:實施分布式光伏屋頂、光伏建筑一體化、光伏下鄉、示范基地建設、光伏地面電站、光伏照明等六大工程,全面推進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并且,創造性地將扶貧開發與光伏應用有效結合,探索出一條解決農村貧困家庭脫貧解困的扶貧新路徑,實現精準扶貧,開創全國之先河。首批建筑一體化太陽能環衛驛站在高新區投放使用,實現發電、節能、美觀實用等多重效益。
創新考核模式:合肥市將光伏電站建設納入各縣(市)區、開發區年度節能目標及重點工作任務,定期開展光伏推廣應用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以“派單”方式限期解決。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并網項目85個,累計裝機規模893MW,位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作者:劉甜甜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