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光伏農業扶貧模式創新,還是在光伏農業科技創新,以及光伏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進而在光伏智慧農業升級上,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昌盛日電)近年來在上述領域推出的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和解決方案,在提升光伏農業的生產效率、保障光伏農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上所取得的成效獲得一致認可。近日,昌盛日電再獲殊榮,摘得“能源互聯網最具影響力先鋒企業”這一行業大獎。
原標題:昌盛日電:加速向光伏智慧農業挺進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鐘銀燕
無論在光伏農業扶貧模式創新,還是在光伏農業科技創新,以及光伏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進而在光伏智慧農業升級上,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昌盛日電)近年來在上述領域推出的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和解決方案,在提升光伏農業的生產效率、保障光伏農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上所取得的成效獲得一致認可。近日,昌盛日電再獲殊榮,摘得“能源互聯網最具影響力先鋒企業”這一行業大獎。
引領光伏農業發展持續創新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1年,昌盛日電就創造性地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結合,開創了光伏農業這一模式。這一模式創新不僅為解決我國中東部地區光伏電站落地難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嘗試、開辟了光伏綜合應用的新領域,更讓昌盛日電這樣一家民營企業能夠在短短5年時間內成長為資產近百億的光伏農業行業龍頭,所投資建設的光伏農業示范電站也多次成為國家領導人視察的首選之地。
“昌盛日電立足農業與光伏的完美結合,不僅在全國首創了‘光伏農業造血式扶貧模式’,還將光伏農業園區進行‘平臺化’、‘園區化’運作。目前,這一模式在全國各地已經初見成效,正在全國大范圍內快速推廣。”昌盛日電董事長李堅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昌盛日電在寧夏永寧縣的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是國家光伏扶貧工程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規劃總投資24億元,占地面積1萬畝,總體規劃將建設200MW的光伏大棚;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發電年產值2.43億元,在農業用地上也將實現年工業利稅5800萬元。其中已經建成投產的一期項目裝機容量達30MW,投資4.5億元,占地面積1230畝,預計全生命周期將實現發電量10.13億度和利稅2.18億元。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調研上述項目時指出,在光伏扶貧工程的實施中,昌盛日電將光伏設施農業這一成熟的光伏應用模式引入寧夏,增加了當地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帶動了當地財政收入增長,促進了農民就近就業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著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李堅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通過規模化經營發展光伏應用產業,昌盛日電通過產業化運作,在“光伏+”應用產業領域不斷進行創新和升級。其主導或參與運營的光伏農業種植基地面積居全國首位,主導開展的光伏農業項目遍布全國20余個省份、87個地市。同時,作為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模式的締造者,昌盛日電再次首創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與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結合,作為光伏綜合應用的延伸,有效解決了“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建設中心社區實現了新型城鎮化建設。
作者:鐘銀燕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