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中國光伏學術大會(CPVC16)即將于下周10月15日-17日在天津召開(想了解大會通知請點擊:【重要通知】第十六屆中國光伏學術大會(CPVC16)會議通知)。今天為大家呈現的是部分主旨報告亮點先覽,更多精彩,敬請期待天津·CPVC16!
宋登元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百人計劃”專家,國家863計劃項目首席專家。
任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光伏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光伏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IEC TC82委員會委員,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核心委員,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電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硅晶體生長技術、高效率晶硅電池和組件技術、超高效率量子點電池技術。發表論文210余篇,獲授權專利11項,曾獲國家能源科技進步獎等科技獎勵。
報告題目:高效率N型硅雙面電池(N-PERT)及組件研究及產業化進展
N型硅太陽電池及組件具有低的光致誘導衰減(LID),高的效率,使全球頂尖的光伏研究機構和企業都投入巨資進行N型Si電池研發和產業化。N型硅雙面電池(N-PERT)不僅結構簡單、與現有的P型硅電池制備工藝相兼容,而且雙面吸收入射光,使電池單位面積發電量大幅度提高,降低了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技術。本文報告了N-PERT雙面發電電池及組件的研究和產業化進展,電池單面最好效率超過了21.5%,產業化平均電池效率超過了21%,電池雙面綜合電池效率達到了24.6%。第三方測試表明,N-PERT電池組件的初始功率衰減約0.1%左右,溫度系數比常規P型硅組件低 9%左右,在200 W/m2的弱光輻照下,N型Si組件的效率比常規P型Si組件高2.4%,具有優異的弱光發電特性。這些特性使了N-PERT雙面發電組件比P型Si組件有高的單位發電量,是新一代高效率低成本電池和組件技術。
許洪華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二屆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國家“十二五”863“大型光伏(并網、微網)系統設計集成技術研究示范及裝備研制”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國家“十二五”863“效率20%以上低成本晶體硅電池產業化成套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生產線”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專項專家,國家“十一五”863重點項目“MW級并網光伏電站系統”總體專家組組長。參加工作 20多年來,主持和完成863等國家科技項目10余項、可再生能源領域咨詢報告數十篇,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
報告題目:光伏系統技術發展趨勢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沿著高效率、低成本方向持續進步。光伏系統應用方式和范圍不斷增多,技術性能不斷提高,發電成本不斷下降。近幾年,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兆瓦級光伏集中并網逆變器、支路型光伏并網逆變器等關鍵部件產品的可靠性也進一步提升,光伏系統平均能效比不斷提高;我國的光伏逆變器等產品技術水平、百兆瓦級光伏電站設計集成等關鍵技術水平與世界同步,國內光伏應用規模高速增長,光伏系統平均能效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本報告將從大型并網光伏電站、區域高密度分布式光伏電站及能源綜合利用微網系統等光伏電站的不同應用形式出發,分析光伏系統現狀及存在問題,探討光伏系統的關鍵技術要點及未來發展趨勢。
趙為 博士,研究員,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高級副總裁,光儲事業部總裁。
2003年獲得合肥工業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博士學位、技術職稱研究員。參與主持了多項國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863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曾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合肥市拔尖人才等多項榮譽。現任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分管光伏產品線和研發中心。
報告題目:光伏逆變器及光儲系統發展趨勢探討
能源互聯網戰略布局背景下,平價上網是光伏融入能源互聯的前提,電網的柔性接入是基礎。但光伏電站面臨光伏電站整體效率不高,電站形式多樣化,安裝場景和接入電網環境日益復雜等多種挑戰。為應對挑戰,光伏逆變器及系統方案以不斷降低度電成本(LCOE),最終實現光伏平價上網和光伏行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進行優化創新,為能源互聯打下堅實的基礎。電力電子技術、元器件等多種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逆變器產業的不斷進步,逆變器正朝著更高效率、更高功率等級、更高直流電壓、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目前逆變器的最大效率已經達到99%,下一個目標是99.5%。逆變器單機功率不斷提高,功率密度加大,集中式逆變器單機最大功率可達5MW,組串式逆變器單機最大功率可達80kW。直流側1500V系統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500V系統將是大型電站的發展趨勢。
光伏與互聯網結合,基于云存儲和計算的電站管理將廣泛應用,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平臺對光伏電站實時全面掌控,自動化運維,持續優化,實現光伏電站的智慧化運營運維管理。光伏+儲能是未來應用趨勢,將成為解決棄光、平滑輸出以及構建智慧微網系統的重要一環,為能源互聯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 來源:中國光伏專委會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