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世界上首個高溫熔鹽槽式太陽能發電示范回路在甘肅阿克塞戈壁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由深圳市金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獨資建設。
記者了解到,去年5月,天津濱海新區計劃總投資45億元,創建中國乃至全球首個光熱產業園。此外,首航節能也在10月11日宣布與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簽署1000兆瓦太陽能光熱發電配套產業園區建設合作協議。
官景棟認為,只有針對進口的重點技術設備如高溫真空集熱管、反射鏡、跟蹤系統等,建立相應的配套產業園,加以引進、消化、改進,降本才有出路。
技術路線尚不確定
除了高昂的建設成本外,不確定的技術路線也讓業內人士對光熱產業能否大規模發展充滿疑慮。
記者注意到,在此前公布的首批20個示范項目中,總裝機容量達134.9萬千瓦,按技術路線劃分,塔式9個,槽式7個,菲涅爾式4個,技術尚未成熟的碟式路線則未有項目入圍。
官景棟透露,目前全球光熱發電體系中,83%以上用槽式,雖然價格貴,但效果好比較穩定,近幾年來塔式也逐漸在國內得到推廣,其投資小收益較快,各有特點。
不過,官景棟也坦言,當前業內對于槽式還是塔式,所用的導熱介質是油還是鹽等仍存很大爭議,“國家能源局的鼓勵措施意在試水,讓多種技術發展,等個三五年,看哪一種技術路線更適合我們的國情,我們就上哪個。”
在此前國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20個光熱示范項目中,有9個在甘肅、4個在青海,但以甘肅、青海的西北地區棄風棄光現象嚴重,而太陽能熱發電地區又是這些新能源發展比較多、消納較困難地區。
官景棟解釋稱,棄風棄光之所以嚴重,是因為光伏、風電屬于不穩定電源做不到24小時發電,容易對電網安全構成沖擊。而光熱發電屬于穩定電源,能連續24小時發電。此外,其本身還可作為儲能電站使用,具備小局域范圍的削峰填谷作用。
關于電力消納問題,官景棟認為,國家能源局的批復里要求對光熱發電全額消納,這在政策上有足夠保障,而《可再生能源法》里也明確規定,若與國網簽訂協議之后,國網沒有足額消納,可無條件索賠,這也是立法保障。
作者:歐陽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