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精神及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工作要求,結合上海電力改革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原標題:上海市電力體制改革試點方案
來源:國家發改委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精神及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工作要求,結合上海電力改革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上海電力發展和電力體制基本情況
1、電網現狀。除寶鋼、金山石化、洋山港區外,本市電網全部由上海市電力公司負責建設與運營。通過多年努力,已建成“雙環八射”骨干電網網架。包括1交1直2個特高壓受電通道,3交3直6個500千伏受電通道和500千伏電網雙環網。全市共建成1座1000千伏變電站、12座500千伏變電站、126座220千伏變電站、218座110千伏變電站、633座35千伏變電站,供電可靠性居國內領先水平。
2、電源現狀。截至2015年底,市內發電裝機合計2325萬千瓦,其中,煤電、氣(油)電、風電、光伏分別為1514、651、61、30萬千瓦,其余為資源綜合利用機組。主要分布在外高橋、石洞口、漕涇、臨港、吳涇閔行五個發電基地,除寶鋼、金山石化、高化3個自備電廠外,主要電廠基本由申能、華能、上海電力股份三家投
資建設。市外電源形成2+X格局,2015年達到1510萬千瓦,主要為西南水電和安徽火電,此外還有華東電網內的核電與水電。
3、電力市場現狀。目前,我市電力供需主要通過年度發電量計劃來安排。2012年,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制訂出臺了《上海市年度發電量計劃管理辦法》,明確了年度發電量計劃安排的原則與程序。為推進資源優化配置和節能減排,上海開展了小火電機組關停補償電量、大機組替代小機組發電等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4、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一是交易機制還不完善,運用市場化機制引導配置資源的能力還有明顯差距。上海市內機組發電的安排基本按計劃來實施。市外受電以國家計劃安排為主,在保障上海電力供應的同時,也出現了外來電計劃外調增調減不受控,且送滬電力與本市需求不匹配、本市電網低谷調峰困難加劇并產生新的安全隱患等矛盾。二是電價體系尚待理順,未能及時反映供需變化,未能體現輔助服務價值。上海外來電比重高,但承擔輔助服務的比重較小,輔助服務補償機制尚不完善。
二、改革試點工作的原則和目標
(一)工作原則
1、堅持安全優先與效率提升。上海電力體制改革要把特大型城市供電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電力的統一調度。同時要通過改革,提升電力系統整體運行效率。
2、堅持市場化改革與完善政府調控。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工作要求,逐步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強化規劃引導,科學測算輸配電價,促進節能減排,有效保障電力公共服務。
3、堅持問題導向與有序推進。針對上海電力發展和運行中面臨的突出矛盾,積極研究改革相關方案,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的指導和支持。在改革的推進上,按照整體設計、有序推進的工作要求,以探索市場化交易機制為起步,全面深入研究電力體制改革重大問題,積極穩妥推進上海電力體制改革。
(二)工作目標
圍繞建立健全“有法可依、政企分開、規范透明、公平合理、權責一致、監管有效”的電力體制工作目標,以市場化改革為主線,堅持安全可靠為先,堅持與優化上海能源結構調整相結合,積極探索交易機制,逐步理順價格形成機制,促進高效、多元、清潔的電力供應,提升城市電力供應安全保障水平。
作者: 來源:國家發改委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