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為期3天的2016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同期閉幕。600余家中外新能源企業競相爭輝,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風光盡顯。在霧霾籠罩的北京,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業者審視自身發展現狀,探討未來行業方向——立足應對氣候變化,行業定位與發展節奏成為熱議話題;面向“十三五”,補貼、電價、消納等關鍵詞不斷被提及。
“以目前標桿電價為基礎,風電成本還要下降20-25%,而這一時間窗口可能只有5-10年。”李鵬透露,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考核和綠色證書交易制度,希望采取市場化的方式確定補貼額度,同時逐步減少對財政直接補貼資金的需求。
“新能源領域本身也有很強的替代效應。風電、光伏發電甚至光熱發電等,未來誰的成本下降得快,誰就能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行業整體就能有更好的發展!崩铢i說。
更加重視消納利用
李鵬指出,“十三五”期間,在風電乃至整個新能源產業中,將不再以規模為導向,而是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利用,特別是就近和就地的利用。以風電為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風電在丹麥、西班牙和德國電力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分別達到42%、19%和13%,已成為重要的供電來源。同時,德國、丹麥等國把開發利用風電作為實現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的核心措施,屆時可再生能源占電力消費的比重將達80-100%。而在我國,雖然風電裝機增長迅猛,但風電的利用還剛剛起步,截至2015年底,風電占我國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僅為3%左右。類似的情況在光伏發電領域同樣存在。
在光伏展區,記者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分布式光伏相關產品。分布式光伏市場升溫的背后是相關政策規劃的積極引導。
據李鵬介紹,在“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中增加了一些推動系能源利用的重要內容,即推動新能源電力達到較高比例的示范區和微電網及局域電網的建設,通過推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多種形式的集成應用,使得局部地區清潔能源占比達到較高比例!爸灰胤胶推髽I愿意嘗試,我們都積極支持,同時也會部署和跟蹤一批比較有典型意義的試點項目,爭取通過廣泛示范,為最終更大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應用積累有效的技術和政策經驗。”
穩扎穩打、多能協作
截至2015年底,中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分別達到1.29億千瓦和4300萬千瓦,發展勢頭迅猛。
“任何一個市場都不可能永遠在高速路上,我們不能因為光伏產業有了超過40%的增長率就期望年年如此,所以需要有心理準備!蓖醪A說。
合理把控發展節奏也是未來風電的關鍵!帮L電已經到了成年期,需要不斷在技術上進步、在質量上提升,提高和其他能源協調發展的能力,特別是和包括水電、生物質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形成多能互補系統,讓可再生能源不僅成為清潔能源,同時成為可靠的能源!眹覒獙夂蜃兓瘧鹇匝芯亢蛧H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在這一過程中,微電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等將有很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針對低風速風電、海上風電等行業熱點,其未來的發展步伐也將以“穩健”為基調,“我們不應急于求成,一些需要做的基礎工作還要扎實推進,我們需要的是健康穩健的海上風電產業,絕不是在跨越式發展后留下諸多隱患的海上風電產業!
作者:姚金楠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