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產業作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技術先導性強、產業關聯度大、市場前景廣等特點。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光伏產業為主,光熱、核電和風電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多領域全面發展的產業基礎。我市將加快突破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瓶頸制約,把新能源產業培育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重點發展領域
扶持光伏產業提升優勢
發展路徑:加強技術創新,擴大優勢產能,推動產業協同發展;鼓勵發展薄膜太陽能、高效聚光太陽能電池產品和裝備,開展銅銦鎵硒、碲化鎘等新興發電技術的研發、產業化;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對我市光伏企業開展兼并重組。
引導光熱產業提升水平
發展路徑:以太陽能光熱為核心,推動太陽能光熱利用從單一能源向復合能源轉型,從單一的熱水向熱能、熱電的中高溫領域拓展。
完善風電裝備產業鏈條
發展路徑:加快引進風力發電成套設備生產龍頭企業和配套生產企業,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風電設備生產基地;加快發展兆瓦級以上成套機組,提高風電軸承、葉片、大功率風電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制造水平。
實現核電裝備產業規模化發展
發展路徑:發揮中信重工在核電裝備領域已有的產業基礎優勢,形成產業體系和制造能力,打造國內重要的大型核電設備鑄鍛件生產基地。
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突破
實施路徑:積極開展車用動力電池單體及成組等技術攻關,發展車載能源系統及能量管理系統;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產品和新能源乘用車;積極引入在關鍵零部件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研發推廣鋰電池低速電動汽車新產品。
重點任務
推動創新提升,打造創新平臺
在多晶硅制備、高效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風電設備、核電裝備、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等方面共同組建或引進一批公共技術創新平臺。
實施企業培育,形成梯次發展
引導企業圍繞細分市場向差異化方向發展,開展產業鏈橫向和縱向結合,選取一批骨干企業集中扶持,培育一批產業鏈完整、引領行業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強化開放帶動,完善產業鏈條
支持光伏、風電等行業龍頭企業開發境外、省外發電市場;針對新能源產業鏈缺失、薄弱環節,通過延鏈、補鏈承接,開展定向招商;加強對新能源產業招商的統籌引導,根據各縣區不同的產業定位和發展規劃進行選擇性招商。
開展地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和產業基礎較好的縣(市)區,開展地企合作。
優化產業布局,形成產業集聚
重點依托高新區、洛龍區、偃師市發展以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薄膜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熱利用產品等為重點的光伏光熱產業集群;依托洛龍區、伊川縣、西工區發展以光伏組件邊框、高純坩堝、高純石墨、組件封裝膠膜、背膜、薄膜太陽能鍍膜裝備等為重點的光伏配套產業集群;依托澗西區、新安縣發展風電、核電裝備產業集群;依托高新區、澗西區、偃師市、伊川縣發展以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充電樁、充電線纜為重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作者:孫小蕊 司馬婷 孟振強 來源:洛陽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