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電改推進速度正在加快。記者梳理發現,9月以來,短短兩個月內,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北京等14個省市或自治區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福建等5個省份或地區開展售電側改革試點,這意味著電改綜合試點和售電側改革試點范圍已擴至26個省市區,基本涵蓋了全國經濟大省與用電負荷大省。
而這樣的明確要求還是第一次出現。在之前云南、貴州、山西等早期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批復中,相關表述都是“組建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按照《關于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范運行的實施意見》,包括電網企業相對控股的公司制、電網企業子公司制、會員制等組織形式。
此外,雖然地方試點方案中都提出針對特定領域建立優先發電、優先購點制度以及電價市場化、有序放開配售電業務等類似改革內容,但也存在鮮明的地區特色。
內蒙古自治區有著蒙東、蒙西兩張電網,前者由國家電網公司管理,后者由內蒙古電力公司管理。其電力改革方案中,考慮到蒙東電網公司經營虧損嚴重、投資能力不足、同價資金缺口較大、電價改革難度大等問題,明確了爭取國家支持政策,多措并舉來解決上述問題;蒙西方面則繼續測算現行電價中交叉補貼額度,明確各類用戶承擔或享受交叉補貼水平,科學實施合理分攤和逐步消化。
而北京的電改還涉及建設京津冀統一的電力市場,要求北京市積極配合組建電網企業相對控股的京津冀電力交易機構,爭取在京落地。結合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開展京津冀地區電力中長期市場交易和現貨市場業務。
作為電改“先行軍”的廣東省則繼續領跑全國,醞釀2017年市場建設和規則調整的相關工作,將對電力用戶、售電公司參與交易進行更為嚴格的限定,比如,電力用戶自進入市場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自行退出市場,這就意味著進入電力市場不是玩“過家家”,不能任性進出。
在地方電改潮涌之下,企業加緊布局。近日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表示,新增配電業務是電力機制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定這方面的推進計劃,國家電網堅決支持,也非常歡迎民營企業的參與,國家電網單獨成立售電公司的工作也在進行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成立的售電公司超過600家。
“近幾個月來,國家出政策的力度和頻度都超出預期,但是,有些地方電改是很滯后的,要么缺乏具有實際操作性的細則,從文件到文件空轉,要么就是政策上打架,設置障礙提高門檻!蹦呈垭姽矩撠熑烁嬖V記者,他所在的省目前沒有完成一單交易,改革處于僵持、停滯的階段。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擔憂地方電改在具體落實上“雷聲大雨點小”,錯過最好的時機。在他看來,雖然電改的根本目的不是降電價,但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企業對這一紅利很看重。而現實是,目前環渤海動力煤價連漲18周,已經破了600元/噸的大關,電廠的盈利空間被大幅擠壓,甚至逼近虧損邊緣,電價難降給電力交易開展造成了阻礙。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