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已經出爐,一二三類資源區電價定在0.6/0.7/0.8/千瓦時,將于不久后正式下發。在此前的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擬將Ⅰ類、Ⅱ類、Ⅲ類大資源區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分別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調至0.55元、0.65元、0.75元,引發了行業內的震動。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下調力度過大或者斷崖式下調將對光伏行業造成傷害。而對于此次的電價調整,基本符合預期:不會餓死,但也不會有多高利潤。
原標題:技術創新是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的關鍵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作者:李曉紅
據報道,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已經出爐,一二三類資源區電價定在0.6/0.7/0.8/千瓦時,將于不久后正式下發。在此前的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擬將Ⅰ類、Ⅱ類、Ⅲ類大資源區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分別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調至0.55元、0.65元、0.75元,引發了行業內的震動。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下調力度過大或者斷崖式下調將對光伏行業造成傷害。而對于此次的電價調整,基本符合預期:不會餓死,但也不會有多高利潤。
其實,電價下降是大勢所趨。進入“十三五”之后,隨著光伏電價補貼不斷下調,光伏企業必須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成本降低必須基于技術研發與技術創新,以實現平價上網。
近兩年,光伏行業為推動成本下降作了很多努力。特別是國家能源局實施的光伏“領跑者”計劃,其目的就是為了鼓勵技術創新,實現降成本。對于技術創新企業的產品給予一個專門市場,讓這些企業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最先進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的研發上,而不是把降成本加諸在過去的普通產品上,希望制造企業把功夫下在技術最先進的產能上。
因此,一方面推動了光伏向高效、高品質化發展,進一步淘汰了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光伏企業也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降低了成本。
目前看來,光伏行業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已經為光伏技術進步不斷加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且未來光伏還要與其他技術相融合,激發出更高效低價的技術途徑。
也有專家指出,2014年-2015年光伏行業相對回暖,國內光伏生產和制造龍頭企業集中擴大產能,這不僅加劇了當前光伏市場的競爭,也成為光伏產品和招標價格速降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曉紅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