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光伏市場,將是由需求側和供給側共同驅動的市場。接下來,我國光伏企業應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推動我國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出席“光伏十年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時說。
據了解,“領跑者”計劃推進一年多以來,不僅領跑基地的項目對先進技術和轉換效率有明確標準,其他光伏項目也開始主動向“領跑者”看齊。國內多個主流電站投資商在大型集中招標過程中,要求一般項目設備產品也需滿足“領跑者”計劃效率標準,這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升級。
下階段“領跑者”重在擇優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推進下階段“領跑者”項目的建設,相關主管部門都在積極總結第一、二批光伏示范基地規劃、建設和管理經驗。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達到探索和推進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產業升級和成本下降協同發展的目的,下階段將從技術提升、規范引導、創新模式、電價下降這四大方面全面深化‘領跑者’項目的示范作用。”
記者也從多方了解到,根據規劃,下階段的“領跑者”計劃將更加關注先進技術的競爭。但究竟哪些是先進的技術和產品?這就需要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讓“領跑者”計劃回歸最初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行業相關發展訴求。
目前來看,對于下一步的“領跑者”計劃,雖然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的文件公布,但是基本思路已經在業內得到肯定:今后“領跑者”示范基地將重在“擇優”而非“競價”,更加注重技術先進性和轉換效率的提升,通過提高“領跑者”入圍門檻,遴選出應用前景廣闊、符合光伏未來發展方向的前瞻性新技術及企業做重點支持,從而為下一代光伏技術找到突破口。
讓市場發揮主體和決定性作用,政府發揮自身應該發揮的作用,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主旨。“讓市場來當裁判員,決定哪些技術可行,來尋求中國光伏產業的新方位。政府出指導性、扶持性政策,用市場規律大力推進處于各個階段的各類先進技術的中試化、產業化、市場化和規模化,推動我國光伏產業基礎研發、突破性技術,尤其處于產業化,但市場化、規模化還缺臨門一腳的再推動一把,扶上馬送一程。”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說。
作者:成思思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