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國家發改委頒布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這是我國第一個針對超大網絡型自然壟斷電網行業的定價辦法。
原標題:發改委出臺輸配電價定價辦法 電網盈利將告別賺取價差模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周程程
1月4日,國家發改委頒布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這是我國第一個針對超大網絡型自然壟斷電網行業的定價辦法。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坦言,對超大網絡型自然壟斷企業進行價格監管是世界級難題,各國監管機構都經歷了多年的探索,才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監管制度框架。輸配電價也是我國價格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辦法》顯示,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辦法核定輸配電價,以嚴格的成本監審為基礎,彌補電網企業準許成本并獲得合理收益。同時,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調動電網企業加強管理、降低成本積極性,提高投資效率和管理水平。民生證券研報認為,輸配電價改革后,電網盈利模式也將由賺取電價差向“準許成本+合理收益”轉變,有效釋放電改紅利。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對記者表示,辦法對中間環節的輸配電價單獨提出來定價,是對帶有一定壟斷性和公用型事業定價進行探索,能夠不斷使定價更加向準確公平上邁進。在此基礎上,需要探索界定合理投資的方法,強化投資約束機制,以保證成本回報合理,電價更加公平。
電網盈利模式轉變
在“放開兩端,管住中間”的新電改核心思路下,做好居于中間的輸配電價改革對于實現售電側和發電側的放開至關重要。
《辦法》要求,既要確保電網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又要使輸配電價合理反映輸配電成本,以盡可能低的價格提供優質的輸配電服務。
具體而言,《辦法》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既明確規定了折舊費、運行維護費、有效資產、準許收益率等指標的核定原則和具體標準,又明確規定了不得計入輸配電價定價范圍的成本費用、資產,還規定了分電壓等級、分用戶類別輸配電價的計算辦法,提出了妥善處理政策性交叉補貼的初步思路。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的制定,意味著輸配電價改革進入深水區,有效助力售電環節市場競爭的實現。輸配電價改革后,電網盈利模式也將由賺取電價差向“準許成本+合理收益”轉變,有效釋放電改紅利。
標普全球評級近日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的改革與現實》報告顯示,推進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核定輸配電價,會對電網公司的信用狀況產生正面影響,這是因為該舉措會提升收益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
在明確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的計算方法的同時,還明確了對電網企業的激勵約束機制。
據上述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激勵約束機制包括實行費率上限管控、強化投資約束機制、建立投資定期校核機制、建立成本節約分享機制、建立與供電可靠性和服務質量掛鉤的輸配電價調整機制。
其中,建立成本節約分享機制具體為,規定企業實際借款利率、線損率低于政府核定標準的,節約部分按1:1由企業和用戶共同分享,調動企業降成本的積極性。
作者:周程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