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新增34.24吉瓦,增幅達到81.6%.。雖然在去年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迅猛發展,但參考歐洲光伏發展經驗,業內也充分認識到,市場不可能永遠保持那么快的發展速度。可以說,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到達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十三五”期間,若想保持可持續健康發展,光伏產業需要由需求側向供給側的轉變。
發力點二
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
數據顯示,去年1~10月,新疆、甘肅棄光率達到29%、30%。其中10月份新疆棄光率達到46%。目前在西部地區大型地面電站棄光問題嚴重的情況下,分布式光伏的發展速度正在加快。據相關部門統計,去年1~10月,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到330萬千瓦,同比增加45%。
記者了解到,去年分布式光伏的新增市場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上海等中東部地區。這些地區分布式光伏發展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補貼多。例如,目前廣東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僅有國家、省級補貼,甚至在一些地級市還有市級補貼,其中佛山市規定:對2014~2015年建成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按實際發電量給予0.15元/千瓦時的補貼,連續補貼3年。
除此之外,目前分布式光伏發展前景被看好,還有以下二方面的原因。首先,分布式光伏可就近消納,減少因遠距離輸電造成的電能損耗。其次,在東部地區地面光伏電站資源逐漸稀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閑置的工商業屋頂等資源建設分布式光伏可進一步拓展光伏裝機規模。
如今,在西部地區地面光伏電站棄光問題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分布式光伏由于具有多重利好因素,眾多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分布式光伏。如國內最大的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營商協鑫新能源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了針對屋頂光伏電站的“鑫屋頂”項目。其中該項目僅在江蘇就有100兆瓦。另外,尚德、晶科、海潤、愛康等企業現也都把投資重點轉向了分布式光伏市場。
李瓊慧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要推動光伏產業進一步發展,必須加快推廣分布式光伏。可以說,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已是目前我國光伏產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發力點三
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西部地區棄光問題嚴重,從表面上看,是光伏等新能源發電項目集中投產,配套電網規劃建設滯后及外送通道建設不足導致的。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我國電力統一規劃弱化,總體規劃不足,可再生能源發電僅以資源論規劃,與電網規劃銜接不夠,與其他電源規劃協調不夠。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說,要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電力體制改革首先需要放開兩頭,一頭是售電,另外一頭是發電。也就是說,售電實現社會化、市場化,發電也要實現社會化、市場化。為避免火電與可再生能源爭市場,保障清潔能源優先發電,相關部門還應改進電力需求側管理,挖掘需求潛力,優化調度運行,改變電力運行調度傳統的“計劃”方式,優先調度新能源。
據了解,目前售電側的市場化改革正在全面推進,2016年全國除海南外,其他的省市區都成立了省級電力交易中心。去年全國電力直接交易由2015年4300億千瓦時增加到約7000億千瓦時。
另外,為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保持供給和需求的動態平衡,去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該辦法對解決西部地區嚴重的棄光問題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李瓊慧對記者說,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現已成為光伏產業供給側改革的又一個重要發力點。首先,通過電改可以建立競爭性電力市場,降低光伏發電的補貼,推動光伏盡快實現上網側平價。其次,還可以推動光伏分布式發電系統的推廣利用,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增量配電改革,釋放改革紅利,鼓勵光伏制造商提供滿足光伏分布式利用的多種類型的產品。另外,通過電改,特別是增量配電投資放開和售電側放開改革,推動分布式發電商業模式創新,可以通過“光伏+”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實現分布式光伏高比例利用。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