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
緩解光伏補貼拖欠帶來的壓力
目前,光伏發電項目仍在較大程度上依賴于國家的可再生能源補貼來實現盈利,項目投資方的現金流壓力也較大。而近幾年,風電、光伏裝機量大幅上升,可再生能源補貼不能按時發放,影響了新能源發電運營企業的現金流,嚴重影響投資的積極性,其中光伏企業更加嚴峻。
不少光伏企業認為,就光伏發電項目而言,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所獲得的收入可適當緩解光伏補貼拖欠帶來的現金流壓力。
“隨著綠色證書交易的推行,發電企業可以選擇將光伏發電量通過綠色證書進行交易,直接獲得發電收入,緩解發電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和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導致的盈利壓力,保證項目的投資收益率。”楊立友說。
根據《通知》,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出售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后,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綠色電力證書經認購后不得再次出售。這意味著,企業在補貼與綠色證書交易之間只能二選一。
“此時推出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可以看做是可再生能源補貼退出歷史舞臺的試探性舉措。這在企業預料之中。綠證政策正式施行之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緩解因補貼不能及時下發造成的光伏電站投資方的現金流問題,未來有不少電站投資商會選擇這種類貼現的方式快速回籠資金;另一方面以經濟杠桿的方式有效擴大清潔能源的應用范圍。”袁全說。
優化綠色電力證書交易的市場環境
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意味著清潔能源發電將與火電同臺競爭。在用戶側尚未實現平價上網的情況,光伏發電存在銷售壓力。發電項目只有具有成本優勢,才會收到投資者的青睞。
“目前,光伏發電價格高于火電,光伏發電項目銷售綠色電力證書暫時存在壓力,但是光伏發電參與市場競爭、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不斷減少并取消是必然趨勢,對光伏發電項目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著光伏電站項目投資商對項目選址、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等選擇越來越謹慎!睏盍⒂颜f。
與此同時,在王洪看來,如果當前補貼存在地區、項目以及不同能源類別的差異,比如風電可能比光伏綠證更好買,那么會有更多人傾向于購買風電,從而壓制光伏的發展。
在國外,美國、墨西哥、瑞典等多個國家均推行了可再生能源證書,就交易主體而言,國際上綠證交易大多是用戶認購,但目前國內終端用戶則面臨著認購環境、條件的認識還不充分、減排意識有待提升等問題。
王洪建議,加快培養終端用戶的認購意識,逐漸形成完善的綠證交易市場。
首先,綠色電力證書的相關細則要出臺,先讓企業清楚地了解如何操作。例如,買賣綠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具體應該如何操作,目前由于各地補貼標準不同,綠色電力證書交易的價格最高限也有所不同,這些細則目前尚無明確規定。
其次,可以專門針對終端用戶進行綠色電力證書培訓,用實例說明概念問題。
再次,國家相關部門在前期需要對認購進行引導,以免出現認購平臺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作者:郭錦輝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