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0566.HK)在北京發布便攜式薄膜太陽能新品。當天,漢能發布的新品包括太陽能薄膜發電紙、發電包、發電背包、儲能燈,以及小型離網發電系統在內的一系列民用和商用產品。
分布式發電藍海
當下,公眾對太陽能發電較為直觀的認識大多來源于早年較為普及的太陽能計算器等產品,但最近十余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太陽能光伏發電,其基本原理是愛因斯坦光量子理論的光電效應——當光線照射在半導體器件上時,在器件的兩側產生電壓的現象,稱為光伏效應,利用半導體的光伏效應把太陽的輻射能轉變為電能的發電方式便是太陽能光伏發電。
而薄膜發電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漢能集團近年來收購了 Solibro、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Alta Devices等世界頂級的CIGS(銅銦鎵硒)及GaAs(砷化鎵)薄膜發電技術知識產權,目前漢能薄膜發電的CIGS及GaAs薄膜太陽能電池轉化率分別高達21%及31.6%,漢能也從而成為一家全球技術領先的薄膜發電企業。
也正是憑借先進的薄膜發電技術,讓漢能進一步擴大分布式發電業務成為可能。
分布式發電指的是在用戶現場或靠近用電現場配置較小的發電機組,以滿足特定用戶的需要,同時亦支持現存配電網的經濟運行,或者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在這一模式下,分布式光伏電站通過線路聯結成網絡,所發的電可以用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通過網絡出售給他人。反之,如果自己的電量不夠,也可以購買他人的富余部分,甚至連價格也可以由相互間自行協商。這便是未來的智能電網和分布式光伏電站。
在能源革命、深化電改和節能減排的新形勢下,分布式能源迎來了難得機遇。中央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全面開放用戶側分布式電源,支持企業、機構和家庭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等各類分布式能源。
而在這方面,漢能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布局,2016年,漢能推動“金屋頂計劃”業務,為工商業企業主提供包括能源咨詢、施工建設、管理運維等的一站式綠色能源解決方案。
僅在2016年上半年,漢能就參與建設的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CIGS薄膜太陽能分布式電站并網發電,該電站裝機容量達3兆瓦,安裝在山東鄒城工業園區內五座廠房的屋頂上,總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預計全年可發電400萬度以上,創造收益400多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底,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大力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繼續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到2020年建成 100 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園區內80%的新建建筑屋頂、50%的已有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在具備開發條件的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大型工礦企業以及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統一規劃并組織實施屋頂光伏工程;在太陽能資源優良、電網接入消納條件好的農村地區和小城鎮,推進居民屋頂光伏工程,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舊城鎮改造、新農村建設、易地搬遷等統一規劃建設屋頂光伏工程,形成若干光伏小鎮、光伏新村。
除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移動能源亦是漢能主攻的一個重要方向,同時也能更大程度地發揮漢能在薄膜發電技術上的優勢。薄膜發電技術具有柔性可彎曲、質量輕、弱光性好、顏色可調、形狀可塑等優勢,除了前文所述的漢能新產品外,還可廣泛應用于可穿戴設備以及太陽能全動力汽車、太陽能無人機、衛星等各種領域。
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曾表示,通過全球技術整合,漢能的薄膜技術將開啟移動能源時代,未來,能源領域將發生一場顛覆式革命,從傳統的中心化發電變成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發電、用電,讓人類在利用能源方式上實現真正的自由。而漢能將成為這場革命的引領者和踐行者。“當前,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過度消耗,以及霧霾等環境問題的加劇,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變革的趨勢和要求,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綠色產業的必然選擇。薄膜發電作為太陽能技術和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張彬說。
作者:杜遠 來源:經濟觀察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