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如何確保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把“去產能”的重頭戲唱好?如何提高能源發展質量和效益,疏解“棄風棄光”難題?如何進一步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能源奔小康步伐?
記者:請問,怎樣才能更好地利用市場化手段解決“棄風棄光”難題?如何增強電力系統的協調性和高效性,促進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
努爾˙白克力:近年來,我國風電、太陽能發展較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目前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我國局部地區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棄風棄光問題,成為制約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瓶頸。
為解決棄風棄光問題,近年來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加強規模、布局、通道銜接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和全額保障性收購機制,引導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推動可再生能源清潔供暖、風電制氫,探索就近消納新模式。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通過競價上網倒逼成本下降。開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改革試點,通過開展火電深度調峰交易、電儲能調峰交易、火電停機備用交易等市場化手段促進風電消納,收到了較好效果。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解決好棄風棄光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徑,還是要做好能源系統的統籌優化。下一步,我們將主要采取以下三個方面措施。
第一,加快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十三五”期間,要加快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龍頭水電站、天然氣調峰電站等優質調峰電源建設,加大既有熱電聯產機組、燃煤發電機組調峰靈活性改造力度,積極發展儲能,改善電力系統調峰性能。預計五年將增加煤電調峰能力460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1700萬千瓦,天然氣調峰電站500萬千瓦,顯著提高電力系統調峰和消納可再生能源的能力。
第二,調整優化發展布局。“十三五”期間,將風電和太陽能開發重心從“三北”向中東部轉移,以分布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新增風電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8%;新增太陽能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6%。同時,有序推進電力外輸通道建設,促進“三北”地區可再生能源跨省區消納。
第三,推進電力系統運行模式變革。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落地,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及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建立健全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消納的價格和調度機制,逐步推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證書交易機制。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預計到20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含水電)并網容量可達到7.2億千瓦,并網容量比重可達到36%,上網電量比重可達到27%。華東和南方等主要負荷中心消納風電、太陽能發電能力可達到35%左右,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努力把“三北”地區棄風率、棄光率控制在5%以內,其他地區基本做到不棄風、不棄光。
加強重點用能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奪取能源奔小康的新勝利
記者:今年將如何做好基礎性、兜底性工作,讓能源發展成果更好惠及社會民生?
努爾˙白克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能源領域的民生服務保障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是指導我們奪取能源奔小康新勝利的基本遵循。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大力加強重點用能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清潔便利的用能方式,重點在三個方面取得實效。
第一,大力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大力提高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水平。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編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0年)》,爭取盡快出臺實施。
第二,著力抓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和城市配電網建設。今年,要重點完成8.5萬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實現平原地區150萬口機井通電全覆蓋,3.35萬個貧困村基本通動力電。特別是移民搬遷地區的生活用電和動力電要及時跟上,確保搬遷到哪里、電就通到哪里。同時,繼續推進光伏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第三,做好大氣污染防治有關工作。今年,大氣污染防治12條重點輸電通道將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煤改電”“煤改氣”等替代工程也將向前推進。要通過增加重點地區清潔能源供應,壓減煤炭散燒規模,進一步改善當地的用能條件,讓人民群眾放心用能、舒心用能。
作者:陳學婧 李欣智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