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去年9月我國首批光熱示范項目名單公布至今已近半年,多個項目(主要為國企為投資主體的項目)在近段時間內進行了EPC總包、部分主設備的招標采購工作,以為今年4月份進入實質性項目建設階段打下基礎。同時,民營投資主體的項目方如中控太陽能、首航節能、天津濱海光熱等,由于其自身即為項目EPC,其目前已開始著手反射鏡、集熱管等
幾大反射鏡廠商產能如何?
在大規模集中性采購需求下,幾大廠商的產能是否能夠滿足示范項目的總體需求?
據CSPPLAZA記者了解,當前各主要反射鏡廠商的產能情況分別為:
以一個50MW電站最低需求50萬平方米反射鏡粗略核算,首批示范項目建設對反射鏡的總需求將超過1350萬平方米,在理想狀態下,上述廠商的產能之和可滿足示范項目的采購需求。
價格上漲約20% 對項目投資概算有無影響?
據悉,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大宗商品材料價格便持續上漲,特別是金屬、玻璃、水泥等材料以及燃料的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其中,太陽能反射鏡的原材料之一浮法玻璃的報價已提高了20%左右,另外如硝酸銀等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這對反射鏡制造帶來的影響是價格大約上漲10%~20%。
這導致反射鏡制造成本較之以前有了較大幅度的上漲。據初步計算,目前市場上反射鏡的通行價格已經較之2016年年初上漲約10%~30%不等。
大明玻璃方面對此表示,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增長,一旦產能供應不足,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那些需特別訂制的規格化產品,其成本將會有進一步的上漲。
而Rioglass方面表示,這一情況不會對業主最終的采購價格影響太多。原因是,從近幾年的市場情況看,反射鏡價格已經有較大幅度下降,即使近期原材料價格上漲,相對原來的報價,預計價格仍舊有下降空間,因此不會對業主的整體采購預算帶來過多影響。
FLABEGFE方面據此建議,基于可預見的年需求量,供應商與EPC、開發商達成長期供貨協議可優化供需雙方的合作,所有參與各方都可以根據長期的協議來行動和計劃,供貨商也愿意投資優化其生產設備,這樣,不可預見的原材料價格波動,諸如銀、銅、原油等的價格浮動可以被抵消甚至得到額外補償。
作者: 來源:CSPPLAZA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