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沃格達所在的印度卡納塔克邦籌劃在這個缺水、少風、日照足的地方建立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規模將是此前太陽能電站發電紀錄保持者美國加州“陽光農場”的4倍。
金磚銀行破融資難題
“這里從每年3月起光照就開始多起來,一直到11月底,夏天平均氣溫都在40攝氏度以上,最高溫度超過50攝氏度。”納維爾告訴記者,在這里發展太陽能再合適不過,但首要問題是啟動資金,雖然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邦都制定了相對優惠的扶植政策,當地公司也愿意投資太陽能產業,然而征地、建廠、設備及配套都需要錢,融資是個老難題。
巴沃格達地區能源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當地政府給太陽能電力的回購價為每度電7盧比,比傳統煤電價格僅高出約2盧比,但如果算上政府補貼及各類金融機構對新能源產業的特殊優惠政策,以依瑪米為代表的中小型太陽能電站已能實現盈利。納維爾說,去年8月以來,卡納塔克邦得到了來自印度卡納拉銀行首筆7000萬美元低息貸款,用于發展當地太陽能產業,而這筆資金正是去年4月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給予印度的2.5億美元貸款的一部分。
納維爾的介紹與記者在卡納拉銀行新德里總部了解到的情況一致。該銀行正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首筆對印貸款的承接方,并以國際通行的標準向卡納塔克邦的太陽能項目提供貸款,巴沃格達太陽能園正是該邦最大的太陽能項目。卡納塔克邦能源部負責人拉里薩迪加向記者表示,巴沃格達太陽能園的相關工程一度因資金問題擱置,去年下半年,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貸款為代表的一批新融資渠道,迅速吸引了國家熱力公司、印度太陽能公司、塔塔新能源公司等大型企業的到來,啟動資金的注入開啟了這一陽光工程的序幕。
中國企業是“理想伙伴”
與依瑪米太陽能電站一墻之隔,還有一處隸屬于另一家公司的在建太陽能電站,施工現場太陽能板的包裝箱上赫然印著“晶澳”兩個大大的中國字。記者從現場的印度工程人員那里了解到,這個在建電站的3000組太陽能面板全部來自中國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這一中國品牌在國際光伏產品界有較高聲譽,而且計劃在印度實現本土化生產。
投身印度太陽能產業的中國企業不只晶澳一家,目前印度前十大組件供應商中,有7家來自中國。另外在逆變器等太陽能發電裝備中,特變電工、陽光電源和華為位列前十,市場份額穩步提升。中國企業看好印度太陽能市場的主要原因是莫迪政府強力推動的國家太陽能計劃,該計劃目標是在2022年實現光伏發電10萬兆瓦,目前印度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為1萬兆瓦,而近5年來印度在該領域的發展正迅猛增長。
印度工業聯合會產業政策部主任普拉納什認為,印度有望成為繼中國之后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場,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將首批8.11億美元貸款中的2.5億美元投放給印度太陽能產業,顯示了這一新興國際金融機構的敏銳眼光。中國光伏企業進入印度市場具有資金、技術、制造經驗等先天優勢,是順應印度光伏產業政策,對接“印度制造”計劃的理想伙伴。
作者:鄒松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