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集成去年的業績“癥狀”可總結為其營收大增但利潤未能放大。
與2015年相比,協鑫集成去年的營業收入幾乎接近翻倍,其在營收規模上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2016年上半年,國內光伏行業迎來了“6·30”搶裝潮,這使得協鑫集成營收比重居前兩位的組件與系統集成業務的收入顯著增長,由此助推該公司整體營收數據的提升。與此同時,去年上半年,在近十年光伏行業發展歷程中帶有“黑馬”屬性的協鑫集成仍處于產能快速擴展的階段,其出貨量不斷攀升。據光伏行業專業網站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協鑫集成光伏組件的全球出貨量為4.6GW,比2015年至少增加了2GW。
然而,正當該公司產銷規模不斷擴大之時,協鑫集成卻受到兩大因素的沖擊。
首先,不斷猛增的三項費用堆高公司營業成本,影響利潤釋放。根據協鑫集成的三季報,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的銷售、管理以及財務費用分別達到2.76億元、3.29億元、3.67億元,同比2015年均翻倍式增長。
其次,盡管搶裝潮為該公司上半年帶來了不俗的出貨量,但“潮水”退去,需求下降,組件行業再度陷入慘烈的價格戰中,協鑫集成第三、第四季度經營壓力陡增。根據Wind資訊提供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最后一周(6月29日),晶硅光伏組件的現貨平均報價為0.50美元/瓦,而在2016年末,其均價跌至0.36美元/瓦,降幅達28%。而根據最新的價格顯示,本周,晶硅光伏組件的現貨平均報價為0.34美元/瓦,跌勢難止。
在本次的業績修正公告中,協鑫集成表示,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未并網電站EPC項目各環節原已確認收入的系統包銷售、設計以及工程管理服務等收入全部沖回,待電站并網后再行確認”。此意味著,協鑫集成2016年系統集成包所帶來的營業收入會大幅下滑。
系統集成包業務是協鑫集成的第二大主營業務,去年上半年,該項業務為上市公司帶來營業收入約15.19億元,營收占比超過20%。
禍不單行,業績“變臉”的協鑫集成大股東需要因去年凈利潤未能達到業績承諾,而將付出一筆巨額的現金補償。2015年,“協鑫系”在重組時曾向股東做出業績承諾,重組后2016年實現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不低于8億元。考慮到2016年的虧損近3000萬元,大股東江蘇協鑫需在年報公告之后以現金向上市公司補償8.3億元。
作者:曹恩惠 來源:界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