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證推廣中,美國有著豐富的經驗;德國的情況在某些方面則與中國類似,它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綠證已經不是一項新鮮事物。通過一些可行的手段,進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銷售,減少政府的補貼,是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都在進行中的一項工作。然而,如何有效的推廣,以及讓更多人出于自愿目的來消費可再生能源成為了決策者們
在綠證推廣中,美國有著豐富的經驗;德國的情況在某些方面則與中國類似,它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綠證已經不是一項新鮮事物。通過一些可行的手段,進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銷售,減少政府的補貼,是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都在進行中的一項工作。然而,如何有效的推廣,以及讓更多人出于自愿目的來消費可再生能源成為了決策者們面臨的一項考驗。
細數世界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電價制度,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固定電價;另一種是“市場電價+綠證收入”模式。固定電價制度是指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固定不變或者固定的補貼標準不變,補貼資金分攤到全網電費中;“市場電價+綠證收入”制度是指可再生能源在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以市場價格結算的同時,通過出售綠色電力證書獲得額外收入。
目前,實行固定電價制度的國家主要有中國、德國、丹麥等;實行“市場電價+綠證收入”制度的主要國家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印度等。在綠證推廣中,美國有著豐富的經驗;德國的情況在某些方面則與中國類似,它們的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鑒。
美國:強制+自愿市場
在美國,與綠證交易相配套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不可忽視(RPS)。配額制規定了電力供應商必須在電力組合中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比如公共事業單位必須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RECs)以符合配額制的要求,它也是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形式,在美國實施時間也已經長達十年之久。
目前,美國有29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及2個附屬地區實施強制配額政策,另外8個州和2個附屬地區設定了可再生能源配額目標。
在美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可以說是綠證推廣的保障。一般情況下,相關部門對發電企業每生產出的一定量(如1MWh)可再生能源電力進行認證并核發一個綠色證書。為了達到配額的目標,發電企業既可以通過建設可再生能源機組實現,也可以通過購買RECs來實現配額。而RECs價格則是在市場交易體系中實現。
這就意味著,可再生能源價格有兩部分組成——市場電價+綠證收入。
因為風能價格較低,在過去十年間一直是RPS的主要來源,隨著太陽能成本降低,這一地位逐漸被替代。美國的經驗證明,綠色電力證書不失為實現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和綠色電力消費申明的必要手段。
而與之相配套的是保證實現綠證交易的機制。在美國,電子證書追蹤體系是實現證書交易的首選配套機制。在這個系統里,證書就是貨幣,他擁有獨特的序列號,記載發電主體信息。并且,所有參與系統的主體(發電商、售電商等)都有開通賬戶,由系統監測交易的進行。
事實上,在美國,除了配額制下的強制市場,還有一個市場不容忽視,就是那些自愿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者們所構成的市場。無論是否被要求購買可再生能源,買家一般都想以公開聲明或披露他們正在購買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作者:范珊珊 席菁華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