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視察安徽時反復強調的一個詞,“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一年多來,安徽各地在扶貧攻堅戰中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打好“組合拳”。光伏發電扶貧到戶為貧困戶年增收3000元左右;通過旅游扶貧,發展鄉村旅游帶動10.48萬人
[ 旅游扶貧] 觀光通道助力大別山旅游扶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有獨特自然生態優勢的大別山區來說,如何利用“綠水青山”帶動農民致富,這條路越走越順。在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習總書記視察一年來,嶄新的安置房進行了農家樂改造,村里的景觀整治及配套建設即將完工,數百畝茶園及體驗廠區已經投入運營,相關的民俗體驗館已經規劃……離天馬景區僅有數公里的大灣村將不再閉塞。
從金寨到霍山,從天堂寨到磨子潭,一條貫穿大別山區的旅游扶貧通道這兩年成為省內外游客的熱衷自駕地。既是觀光通道,又是致富路,旅游扶貧成為大別山區脫貧攻堅的最大亮點之一。金寨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旅游農家樂為例,金寨縣境內沿路農家樂現在已達267家,帶動當地居民人均年增收1.79萬元。 2014年,沿線9個鄉鎮還有貧困人口44810人;到2016年底,貧困人口已降至29802人,減少貧困人口15008人。
據統計,安徽去年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10.48萬人脫貧,今年省旅游局將繼續實施旅游扶貧“3451”工程,通過鄉村旅游帶動10萬農村人口吃上旅游飯、摘掉貧困帽。
[ 教育扶貧] 教育資助要讓8萬人脫貧
教育是明天的希望,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指出,“要做好教育扶貧,不能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教育跟不上世世代代落后,學一技之長才能有更好保障。”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之一,我省各地在教育扶貧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貧困學生的扶持標準。
2017年,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補助由國家補貼后,鳳陽制定了進一步完善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對教育精準扶貧項目進行調整,并提高補助標準:貧困家庭少年、兒童健康營養補助,每生每年提高到1200元;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扶貧補助,每生每年3000元。本月11日,安慶市發布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清單,精準資助計劃將對家庭困難的學前教育幼兒進行資助,每生每年資助1000元。義務教育階段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小學生1000元/年、初中生1250元/年。在5個連片貧困縣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標準提供營養改善計劃膳食補助……
根據我省的教育扶貧實施意見,到2020年,我省貧困地區幼兒園實現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和高中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普通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以及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基礎能力滿足貧困地區技能人才培訓需要。通過教育資助幫助8萬人脫貧,貧困地區同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 產業扶貧] 搭建貧困地區特產與市場的“高速公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時,對扶貧攻堅提出一定要做到“精準”,“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產業要適應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創新完善。”在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茶產業的帶動已初見成效。貧困戶陳澤申家中3畝半農田通過土地流轉種上了茶樹,除了每年通過土地獲得的1700多元收入外,從今年開始茶樹也能開始收益。同時,一笑堂六安瓜片茶廠也已經投入使用,采茶、炒茶都將帶動貧困戶就業創收。
在六安市裕安區,當地依托特色種植養殖業,帶動農民增收。目前,全區紅桃種植面積已達7萬多畝,分布在10個鄉鎮30多個村,年產值4億多元。據統計,該區桃產業已輻射帶動貧困戶700多戶、貧困人口2200多人,人均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左右。
一年多來,我省各地搭建平臺、暢通渠道,使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中來。去年底,省政府與京東簽署戰略協議,在電商精準扶貧方面展開合作。今年1月份,京東安徽扶貧特產館在金寨啟動,來自多個貧困縣的農特產亮相。長豐的草莓、岳西的板栗、碭山的酥梨、舒城的茶葉……通過線上線下整合,為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與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搭建了一條流通的“高速公路”。
作者:馬翔宇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