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張光伏發電站EPC能力評定3A級證書花落特變電工。 歷來光伏工程承建單位魚龍混雜、工程質量參差不齊,針對行業發展的需要,鑒衡認證中心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金融服務機構,在EPC能力及工程質量樣本分析中,抽檢了10家建設單位的50個電站,僅65%以上的工程質量合格。 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
記者:也就是說光伏EPC模式在成本和質量把控上更具優勢,那么市場目前接受度如何?
張建新:我認為未來光伏業的發展,EPC模式是趨勢。EPC總承包更加科學、有效率,更容易控制質量和進度。比如五大發電公司,他們立項的速度很慢,預算批準是按年走的,光伏工程周期短,3個月就完成了,所以他們面臨資金、決策上的一系列問題。
但是通過EPC,再加上融資解決方案,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快速解決。而且EPC模式下,質量控制體系遠比一般的甲方控制嚴格得多,甲方工程做完了,團隊即解散。EPC體系則像流水線一樣,周而復始專注做EPC工程,還可以提供實驗室進行組件檢測,到廠監造等,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
世界能源結構變化或比預測快
記者:您曾將特變電工比喻成自己的又一所大學,經歷了行業的跌宕起伏,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張建新: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我首先想到了西班牙斗牛士。光伏從業者如同斗牛士,而光伏行業就是野牛。可以說沒有哪個行業跌宕起伏如此大,我們曾經買過350萬元/噸的多晶硅,現在每噸只需10萬元,哪個行業能降到以前價格的3%?我們以前做EPC工程,最早是90元/瓦,現在是50元/瓦。
另外,這個行業熱的時候如同烤火爐,冷的時候讓人感到絕望和崩潰。從2008年到現在,很多大企業從“先驅”變成了“先烈”,長江后浪推前浪,而且并未結束,一波又一波,演繹著不同的神話,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讓人痛并快樂著,感覺是在天堂和地獄之間來回行走。
快樂在哪兒?光伏從業者為此付出資本、青春、汗水、淚水,來推動行業進步,比如現在光伏價格降到很低,這對于光伏制造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卻為光伏行業在全國甚至全球的爆發式增長創造了條件。
最早歐洲是新能源發展的發動機,現在中國是主要發動機,因為成本的下降,比如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光伏發電的成本低至6美分,甚至3美分,但火力發電是8美分。在中東、非洲、南美洲這些變革也會發生。
未來十年, 世界能源結構可能比我們預測的變化速度還快,不僅是需求側平價上網,我看供給側平價上網都成為一種可能。為了加快這個速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我國光伏、風力發電占比不足5%,將其歸因于缺乏儲能是偽命題。因為我從火力發電轉到風電和光伏行業,過多強調發展儲能,從跨界的角度來講,是有問題的。
“走出去”要量身定制
記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在北京召開,對于企業“走出去”,您認為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有何建議?
張建新:困難挺多,有環境的困難,“一帶一路”國家很多地方不太發達,當地國家的匯率波動大、稅收復雜、配套環境缺乏、勞務水平差,也有一些地區和國家政局不穩,這是主要問題,“走出去”要根據每一個國家情況量身定制。
記者:特變電工如何布局海外市場?
張建新:在國家戰略引領下,尋求更多增長點,這是一個持續投入的過程。“一帶一路”是百年大計,以時間換空間,特變電工將穩扎穩打地推進和實施,也希望有更清晰穩定的稅收、人才、融資、外匯擔保方面的政策支持。
作者:董欣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