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墨市大信鎮營王路上,道路兩旁大片的透明光伏建筑映入眼簾,棚內透出的綠意和生機令人倍感好奇,寫著“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標牌揭示這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光伏發電項目。這片園區的主導者和建設者、青島昌盛日電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盛控股”)董事長李堅之在今年初以16.31億的價格買下美達股份15.49%的股權,并獲君合投
農業綜合體對標阿里巴巴
目前,在昌盛控股的項目中,光伏發電貢獻了85%的利潤,農業僅貢獻了15%。李堅之認為,光伏農業培育形成了農業產業集群,有著非常廣闊的挖潛空間,將來業績一旦釋放,將比光伏發電貢獻更多利潤。
“我們用20%的園區土地成立了農業創客空間,專門致力于創業項目的孵化,”李堅之說,“昌盛的目標是打造農業綜合體,成為像萬達綜合商業體或者阿里巴巴那樣的平臺,我們提供從培育種植到交易服務再到供應鏈金融的全產業鏈支持。”
昌盛控股的創客空間不僅為創業者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還向各個創業團隊提供政策、法律、資金等多方面的咨詢和支持。李堅之用木桶理論來形容昌盛的創客項目,產業園區是木桶的底,創業者帶來的是人才和項目兩塊長板,其他短板由園區提供幫扶。
昌盛控股曾在2015年制定計劃,三年扶持5到8家農業龍頭企業,孵化20家以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同時培養30到50個家庭農場主,扶植150到200個種植大戶。到今天,包括“北茶老徐”、“微自然”、“餐桌管家”等創客空間孵化的品牌已經從光伏農業園逐漸發展壯大,走入千家萬戶。
李堅之認為,光伏農業園將以點帶面,逐步發展成特色農業社區,然后輻射周邊,培育形成農業特色小鎮。屆時這里可以承載文旅、健康、物流商貿等各類產業發展,擁有非常廣闊的空間。過去5年間,這個的設想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落地,昌盛控股已經在28個省份布局了100余個農業園區,其中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占地面積已達10萬畝,70%園區已經投入運營。
擁抱清潔能源時代
李堅之認為,清潔能源顛覆式的時代已經來了。目前,太陽能僅占發電總量的不足2%,而國家要求在2020年清潔能源占比達到15%,2030年達到20%。“未來有兩個重要趨勢,一是電力高度可再生能源化,二是終端用能高度電能化。可以看到,汽車從燃油車到電動車的變革已經開始,而且很快將實現顛覆。”
然而,清潔能源的發展或許還得看“政策的臉色”。近年來,隨著國家光伏電價補貼的逐年下調,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站的利潤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李堅之必須提前為昌盛控股謀劃未來。他認為,國家補貼制度的逐步弱化和退出是光伏發電的大勢所趨,將來昌盛控股要借助市場機制來解決盈利問題。
“兩年以后,國家實行強制綠證制度,高耗能企業必須到我們來買綠證,這替代了國補的作用。另外,全國碳排放權的強制性交易對我們也是利好,按照每發一度電省一公斤二氧化碳來測算,我們20MW的項目一年可以增加5%到10%的收益,這也將彌補電價補貼下降給我們帶來的損失。”
2016年5月,昌盛控股與華為簽訂全面合作協議,昌盛將借助華為的信息技術優勢和智能光伏解決方案,提升光伏電站管理運維和光伏農業產業園區智能化管理水平。“能源互聯網時代正在到來,今后用戶既是用電的主體又是發電的主體,”李堅之說,“隨著儲能技術解決清潔能源的穩定性問題,化石能源被替代的命運不可避免。昌盛將來的路會非常寬,我們要做新能源電力的運營商,參與到發電、配電、售電等多個環節。”
或將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
“美達股份本身就有非常好的基礎條件,現在又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李堅之認為,上市公司身處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擁有資金、地域、人才等各方面優質資源,美達股份是老牌上市公司,主業又是行業龍頭地位,具有顯著的先發優勢。再加上昌盛入主美達以后,形成了非常穩定的股東結構,建立了干事創業熱情極高的董事會,他稱“我們一定把美達的主業做得更好”。
此外,李堅之并未透露上市公司相關的資產注入和置換計劃,但在此前美達股份發布的公告中曾明確提到,昌盛控股方面不排除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簽署日未來十二個月內嘗試對上市公司資產、業務進行調整的可能,目的是“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
作者:常仙鶴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