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光伏行業目前的估值
在談光伏行業的估值之前,先談一下光伏行業產業鏈的變遷。在光伏剛剛興起的時候,光伏整個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都是掌握在歐美企業的手上,而到了現在,整個光伏產業鏈的話語權已經到了中國企業手中,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
根據UBS的統計,中國公司在全球多晶硅占44%,硅片占77%,光伏玻璃占79%,電池片占75%,模組82%。
同時,中國光伏企業家創新的推出了很多光伏應用場景,比如漁光互補,光伏溫室大棚等。
(漁光互補)
(光伏溫室大棚)
正是在對中國光伏企業的不了解以及歐美投資者的拋棄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龍頭企業估值極度偏低:
可以說,目前世界光伏行業的龍頭估值都在凈資產以下,平均PE為5倍,PS為0.3倍,這樣的估值這與2007年時候的瘋狂估值形成了鮮明對比。
或者我們再橫向對比,比如之前我們提到的在A股上市的隆基股份(隆基股份:50萬創業,押注單晶,匠人之心,終成單項冠軍),目前市值300億人民幣,對應PE 20倍,PS 3倍,也許你會說A股市場估值偏貴或者隆基基本面更優秀,但至于差這么多嗎?
總結來看,整個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是確定性的增長,而由于過去光伏行業的幾起幾落,讓無數投資人蒙受損失,同時由于整個行業產業鏈由歐美轉向中國,使得擁有定價權的歐美投資人對中國光伏企業不了解,才產生了目前極低的估值,也產生了未來可能的十倍,甚至百倍的投資機會。
如果光伏能夠人類能源的主要來源,成為一個萬億的市場,目前這些僅幾十億市值的中國光伏企業,為什么不能誕生一只十倍,甚至百倍股呢?